承钢今年以来吨铁降成本90元以上

导读: 原燃料结构优化是保证大高炉长期稳定、低成本运行的基础。为此,承钢成立了铁前配料中心,对钒钛矿冶炼高炉的原燃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地优化入焦炉、入烧结机、入高炉原燃料,以指导、服务生产为根本目的,从源头推进,为大高炉稳定顺行、降成本保驾护航。
关键字: 承钢 承钢降成本

随着钢铁市场形势的跌宕起伏,承钢紧紧抓住铁前成本是钢铁企业成本的“主战场”这一主要因素,千方百计念好高炉“稳字诀”,针对承钢冶炼钒钛磁铁矿铁前成本偏高这一主要因素,成立了涉及到原料采购、生产计划监督、技术、生产单位于一体的铁前攻关队,全力以赴降低成本,彻底打赢了一场“翻身仗”,不但实现了高炉长周期的稳定,而且取得了降低成本的最好成绩,今年以来,承钢铁前攻关队共完成16项攻关任务,吨铁降成本90元以上。

    原燃料结构优化是保证大高炉长期稳定、低成本运行的基础。为此,承钢成立了铁前配料中心,对钒钛矿冶炼高炉的原燃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地优化入焦炉、入烧结机、入高炉原燃料,以指导、服务生产为根本目的,从源头推进,为大高炉稳定顺行、降成本保驾护航。对烧结矿来说,通过对大量烧结杯实验、冶金性能检验、工业化实验结果数据的对比分析,结合高炉的生产需求和使用效果,确定了承钢钒钛矿烧结的主体原料结构,通过对主体原料结构的固化和岗位操作的强化,全面提升了烧结矿的强度、冶金性能等指标,为稳定高炉炉况、优化高炉操作,提供了稳定的原料基础。在焦炭方面,随着干熄焦项目的投产,自产焦炭质量明显提高,伴随着干熄焦生产趋于稳定,承钢大高炉焦炭结构也随之从吃“百家饭”逐步稳定在目前的“以自产焦炭为主、外购焦炭为辅”的固定比例结构,自产干熄焦炭成为稳定承钢大高炉生产的主打焦炭,有效降低了承钢对外购焦炭的依赖程度,为高炉稳定、降低炼铁系统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承钢炼铁厂今年以来制定了《高炉标准化、定量化、趋势化管理办法》,通过狠抓落实、强化执行,提高了高炉调剂操作的“正确性”、“提前性”和“准确性”,为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实现高炉长期稳定顺行提供了保障。此外,在大高炉操作方面,炼铁厂充分考虑承钢钒钛磁铁矿冶炼的技术特点和原料特性,制定了定期排碱制度、建立并完善了钒钛矿和普通矿冶炼转换模型,通过严格执行,有效保证了承钢大高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可以说,大高炉长期稳定是承钢今年实现炼铁低成本运行的主动力,是承钢炼铁降低成本的重要组成。

    另外,承钢在攻克钒钛磁铁矿大高炉冶炼技术上寻找突破口,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双重战略,与宝钢签订了承钢2500立方米高炉操作技术咨询协议,同时多次到兄弟单位对标,大胆摒弃传统的“钒钛特异论”观点,不否认钒钛矿冶炼的“炉渣粘度大”、“渣铁难分离”、“中心难吹透”等技术特点,从高炉冶炼的共通性入手,将先进厂家的成熟经验同承钢钒钛矿冶炼科学地整合起来,将大高炉入炉矿批从原来的50多吨逐步提高到目前的70吨左右,将之前“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转变为目前的“疏导中心、抑制边缘”的装料制度,真正实现了对于钒钛磁铁矿大高炉低消耗冶炼技术的全面掌控和全新突破。

(责任编辑: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