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兼并重组上半年出细则 国资流动仍存障碍

2013-2-4 8:19:15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如何在三年内,将中国前十家钢铁公司的产能集中度从目前的45%提高到60%,是目前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1月22日,工信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据悉,工信部目前已经牵头联合12家相关部委,着手研究制定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政策细则。工信部希望能够在2013年上半年出台可供操作的相关细则。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此前曾预测,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国钢铁产能就有可能突破10亿吨。工信部提出来的重组目标,意味着,到2015年,中国前10家钢铁企业的总产能至少达到6亿吨以上,平均每家钢厂要达到6000多万吨的产能。而目前,中国产能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的产能也不过是4500万吨。

1月31日,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对外称,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国前10家钢厂的粗钢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45.94%;前20家钢厂产量占到了全国的60.98%。

张长富说:“按照工信部提出的目标,2015年,前10家的产业集中度要达到60%。这个现状和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把目前的中国前20家钢厂变成10家,正好能够达到60%左右的目标。但是能不能实现,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显然,兼并重组不是张长富所说的简单加减法。

重组困局

1月31日,工信部相关官员对本报表示,“兼并重组的后续政策,将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制定,引导行业大企业积极重组,落后产能企业逐步退出”。

中国钢铁产能过大、资源消耗过高、对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不强、对下游的盈利水平过低,是相关部门多次推动兼并重组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钢协1月31日发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7.1亿吨,钢材产量达到9.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1%、7.7%。全年钢协80余家会员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亿,但实现利润仅为15.81亿,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同比增长7.39倍。

但如此惨淡的经营状况并没有令钢铁行业止步投资。中钢协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584亿,同比增长2.97%;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投资额5055亿。虽然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投资总额比2011年略有下降,但5055亿的投资总额仍很庞大。行业统计称,2012年全国投产炼钢转炉38台,按设计能力计算,新增加的粗钢产能约为4500万吨。

2012年,工信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先后赴地方调研摸底中国钢铁产能情况,结果数据不一。据悉,工信部的得到的数据是9.2亿吨。中钢协也对此进行了摸底,得到的产能数据已经达到了9.7亿吨。

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说,2012年全国在建高炉有39座,16个省都把钢铁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投资的冲动很大。而最近几年,钢铁行业每年都有超过5000亿的新增投入,形成新的新增产能势必加大当前产能过剩的压力。

1月31日,现任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的朱继民对本报表示,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既要鼓励先进企业,也要淘汰落后的企业,那么在淘汰过程中就必须给他们一个退出机制。否则也很难开展。他说,“兼并重组事关重大,事情也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的系统改革。”

据悉,设在工信部的国务院企业兼并重组部际协调小组将兼并重组具体实施方案,划分成了20个分工任务。其中包括清理取消阻碍兼并重组的规定、积极探索设立专门并购基金等兼并重组融资新模式、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设立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资金等。

2012年6月,作为试水者,证监会批复了中信证券《关于开展并购基金管理创新业务的申请》,在国内开展并购基金业务试点。基金计划规模为50亿-100亿元,侧重于行业整合的并购投资。中信证券对外称,正在与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投资者等积极接触,部分投资者表示了较大的兴趣及认购意向。

但兼并重组任务最为繁重的钢铁行业,目前尚不知道该基金的存在。1月31日,朱继民对本报称,“我现在还不知道兼并重组基金的具体情况。”

首钢的教训

首钢原董事长朱继民对兼并重组之难有着更深的体会。

朱继民曾掌舵首钢十余年,主导了首钢重组唐钢、通钢、迁安钢铁、长治钢铁以及首钢搬迁等一系列重大兼并重组活动。十余年的重组过程中,朱继民既见证了首钢曹妃甸项目的成功,也经历了与唐钢先重组又无奈失败分手的纠葛历程。

首钢搬迁的曹妃甸项目原本就是当年钢铁兼并重组浪潮中的一个样本。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由首钢和唐钢合资组建,合资公司主要的基地便是首钢搬迁的新基地曹妃甸钢铁基地,其中唐钢持股49%。合资项目规划为中国高档板材生产基地。2011年3月,首钢董事长朱继民对本报称,2008年,河北省提出组建河北钢铁集团,并依托河北钢铁要进行整个省内钢铁行业的重组,当时唐钢就有了退出的意向。

朱继民说,“我很支持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但如果不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动问题这一体制障碍的话,兼并重组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朱继民掌舵首钢期间,无论是重组山西长治钢铁、吉林通钢还是河北迁安钢铁,都历经破折。其中首钢对河北迁安钢铁的资产重组,从停牌筹划到最终获批成行,耗时两年。而业内人士称,重组之后的长治钢铁和通钢都由于亏损,也给首钢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朱继民看来,中国钢铁企业存在复杂的所有制问题,撇开民营企业不谈,也存在众多央企、省属国企以及地方国企,而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由当地政府绝对控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收购股权根本无法实现绝对控股。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向重组方提出诸如财税、就业等方面的要求,或者一个保证当地持续发展的承诺。

朱继民说,“我们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所以,将来在兼并重组时,必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否则就无法满足地方的利益诉求。”朱继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推动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来解决产权流动问题。

在行业机构Mysteel资讯总监徐向春看来,市场主导的企业并购成功率往往不是很高,政府主导的并购则可能付出更大代价,面临的阻力更多。政府出台兼并整合的政策是期待跨地域、跨所有制的整合,目的是为了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但结果只是培养了一个个的地方巨头,而对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则可能帮助不大。

徐向春说,“实际上,中国由各地政府推动的钢铁业重组,很难整合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钢铁巨头,很难产生集聚效应,反而会进一步增加钢铁产能的过剩。”

和首钢与唐钢重组失败类似的另一个案例发生在宝钢身上,2007年5月10日,河北邯钢和宝钢合资成立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双方各出资60亿。但仅一年后,由于河北钢铁集团的组建,宝钢就不得已退出了合资公司。这个重组而来的“邯宝钢铁公司”以宝钢从河北空手而退宣告失败。

过去几年间,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一直都在艰难推进。尤其是2005年至2006年间,宝钢、首钢、武钢、鞍钢等企业都成为了行业兼并重组的代表。其中宝钢先后参与河北邯郸钢铁集团、包钢、广钢、杭钢、新余钢铁等企业的重组,一时势不可挡。2007年之间,以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对省内煤炭、钢铁等资源的整合为代表,中国掀起了地域性行业整合风潮。

对比2005-2006年与2007年两种整合形式,前者以企业为主导,实施区域整合;后者则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强势介入并捏合。今天来看,发生在2005-2006年间的企业跨区域重组,几乎全部失败。

 

(关键字:钢企 钢企兼并重组 国资)

(责任编辑: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