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做空中国”第二轮正在酝酿 地方债务再被说事</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3-4-23 8:43:52</span>来源:<span>腾讯财经</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id="bdshare" class="bdshare_t bds_tools get-codes-bdshare">
		<span class="bds_more">分享到:</span>
		<a class="bds_qzone"></a>
		<a class="bds_tsina"></a>
		<a class="bds_tqq"></a>
		<a class="bds_renren"></a>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tools&amp;uid=684790"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种种迹象表明,“做空中国第二轮”正在悄然酝酿。而此次与“做空中国第一轮”使用的是同样的理由地方债务风险,不同的是,不再直接叫嚷“做空中国”,而是拿问题说事儿,先把口子扯大,然后制造国民对政府的不信任,使之控制舆论制高点,并让你有口难辩。</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做空中国 地方债务</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种种迹象表明,&ldquo;<b>做空中国</b>第二轮&rdquo;正在悄然酝酿。而此次与&ldquo;做空中国第一轮&rdquo;使用的是同样的理由<b>地方债务</b>风险,不同的是,不再直接叫嚷&ldquo;做空中国&rdquo;,而是拿问题说事儿,先把口子扯大,然后制造国民对政府的不信任,使之控制舆论制高点,并让你有口难辩。</p>
<p>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外资金融豪客已经在香港股市布局&ldquo;空单&rdquo;,而标的股票则是中资银行股。这样的情况在去年年初&ldquo;做空中国第一轮&rdquo;的酝酿当中,我们已经看到过了。当时,华尔街做空势力高调唱空中国房地产业,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并会在去年第三季度破灭。但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弱化,加上银监会、央行分别制造了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的舆论环境,而且两家机构在数据上说法不一,结果向做空势力提供了绝对有利的做空证据。一时间,在地方债务风险不断被夸大的喧嚣中,中资银行股、蓝筹股、资源股一同在香港被大肆做空,同时A股惨跌。之后,国家审计署出面澄清数据,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绝无银监会、央行所说的那么严重,而给出10.7万亿元的数据;同时,中央政府及时转变经济政策,减缓了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这算是平息了一场做空风波。</p>
<p>不过,历史多次证明,国际金融势力具有强大的耐心,他们会一波强似一波地玩,最后玩一个一泻千里,直至把你玩垮。现在,麻烦又来了。</p>
<p>第一,去年中国政府再次启动经济财政政策,以大量开工政府项目为依托,护盘中国经济。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会继续加大地方政府债务?我们没有获得明确的官方数据。能够听到的是银监会不断给商业银行发文件,不许地方平台贷款扩张,但到底扩张了没有?无从知晓。第二,中国经济再次面对萎缩状态。政府为经济增长滑坡着急,一次又一次增加政府投资,但金融主管当局却反其道而行。货币刚刚稍宽一些,立即又收,使得中国经济永远摆脱不了不良循环。尤其在极其敏感的时期,稍有紧缩动作,以民间资本为核心的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立即出现新一轮弱化。第三,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金融开放程度骤然提速,这为金融巨头进入中国金融市场 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p>
<p>综合起来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惠誉、穆迪两家评级机构已经开始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理由就是中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说不清。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开始揪住中国地方债务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指责中国,国际金融巨头也开始纷纷调降中国银行业几乎所有股票的价格预期,而实际已经有做空豪客开始在香港埋下空单。</p>
<p>打从中国前财政部长项怀诚&ldquo;博鳌年会&rdquo;期间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高达20万亿元起(超出国家审计署10.7万亿元的数据近一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被各方议论,而且越演越烈。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10.7万亿元这个权威数据。</p>
<p>实际上,对此我们一直又气又急。气的是:有关部门的政策沿袭错误,正在强化债务危机;急的是:如果不能尽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必将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买单者,而国民将是最大的受害者。</p>
<p>(关键字:做空中国 地方债务)</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92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