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前两个月,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出口保持适度增长,但增速减缓。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我国船舶配套设备进出口总额为9.54亿美元,同比下降10.6%。其中,出口额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7.2%,进口额为5.1亿美元,同比下降21.7%。
2月,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出口额为1.8亿美元,同比下降3.9%,进口额为2.19亿美元,同比下降39.3%,是自2012年2月以来进、出口额最低的月份。由于国内外船舶企业的手持新船订单量持续减少,预计今后几个月船舶配套设备出口额增长幅度将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是船舶配套设备出口产品结构中的主体。1~2月,我国出口的船舶配套设备共有23个大类。其中,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出口额最高,为1.0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3.2%,金额同比增长17.3%;门座式起重机及座式旋臂起重机出口额排第二,为5876.35万美元,同比增长51.7%;其他焊接链出口额排第三,为4366.4万美元,同比下降38.4%。
亚洲和欧洲是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出口的主要目的地。1~2月,我国共向六大洲的15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舶配套设备。其中,向亚洲出口的金额排在首位,为2.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9.1%,金额同比下降5.3%;向欧洲出口的金额居次席,为8448.72万美元,同比增长26.7%;向北美洲出口的金额排第三,为4806.74万美元,同比下降13.4%。
江苏省在全国船舶配套设备出口省(区、市)排名中遥遥领先。1~2月,我国有30个省(区、市)出口船舶配套设备。其中,江苏省出口额最高,为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5%,金额同比增长9.4%;广东省出口额排在第二位,为8506.1万美元,同比增长12.5%;上海市出口额排在第三位,为6207.49万美元,同比增长56.3%。
船用柴油机和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是船舶配套设备进口产品结构中的主体。1~2月,我国进口的船舶配套设备共有22个大类。其中,船用柴油机进口额排在第一位,为1.6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2.4%,金额同比下降42.1%;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进口额排在第二位,为1.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船用推进器及桨叶进口额排在第三位,为6120.68万美元,同比下降12.1%。
亚洲和欧洲是我国进口船舶配套设备最主要的来源地。1~2月,我国从六大洲的48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船舶配套设备。其中,从亚洲进口的金额最高,为2.53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9%,金额同比下降29.8%;其次是从欧洲进口的金额,为2.11亿美元,同比下降15.3%;再次是从北美洲进口的金额,为4916.83万美元,同比增长2.7%。
江苏、上海和广东在全国船舶配套设备进口省(区、市)排名中居前三位。1~2月,我国有25个省(区、市)进口船舶配套设备。其中,江苏省进口额最高,达到1.3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6.3%;其次是上海市,进口额为9039.56万美元,同比下降0.1%;再次是广东省,进口额为6400.01万美元,同比下降2.5%。
(关键字:船舶配套设备 出口 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