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8日报道称,日本新日铁住金和日本JFE钢铁等日本钢铁巨头企业采购的铁矿石的合同价格(以美元计价)再次出现下降。2013年三季度相比二季度将下降8%左右。这是因为粗钢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中国的经济复苏缓慢,同时产能过剩正在导致库存增加。由于中国需求下降,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前景正日趋暗淡。
从日本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的合同价格来看,2013年三季度将为126美元/吨。相比二季度将下降约11美元/吨。时隔2个季度再次出现下降。由于日元对美元贬值,日本各钢铁企业原本应遭遇成本大幅提高,但由于国际价格下降,这种影响得到缓解。
近期,铁矿石国际价格持续剧烈波动。2012年价格大幅下跌趋势已经止住脚步,但自2012年底起,价格再次出现下跌。进入2013年后,虽然转为快速上涨,但目前价格正在走低,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复苏缓慢和钢铁产能过剩。中国的粗钢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
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推出了经济刺激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钢铁企业开始积极采购作为原料的铁矿石。这导致了国际铁矿市价格急剧上涨。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3月的粗钢产量约为6630万吨,创出历史新高,4月产量也逼近这一水平。但受经济复苏缓慢和产能过剩的影响,中国钢铁库存出现增加。库存过剩已经反映到铁矿石的国际价格上,目前已经拉低了铁矿石对日出口价格。
日本某大型贸易公司透露,由于面临过剩库存,同时钢材价格下跌导致盈利不断恶化,中国的钢铁企业和贸易公司“已经要求资源公司降低价格”。基于这种情况,英澳力拓公司(RioTinto)等大型资源公司已经下调了国际价格。此前日本钢铁企业一直受到中国旺盛需求的影响,而此次中国需求减少则带来了日元贬值条件下的价格下跌这一好处。
此外,一直拉动世界经济的中国经济恶化不仅在影响铁矿石价格,还正在对国际商品行情整体造成重大影响。由于供给增加,用于服装的聚酯纤维和作为PET瓶原料的高纯度对苯二甲酸的亚洲价格在最近3个月已经下跌约10%。自2012年起,中国企业大量新建工厂,2013年的产能将比去年增长40%。日本三菱化学控股公司社长小林喜光表示,“供给严重过剩”。
日本国内的石油化学产品也已受到影响。作为石化产品原料的石脑油(粗制汽油)的亚洲交易价格已开始反映中国需求放缓因素,比2月下跌了15%。各石化企业于2月底押注石脑油价格上涨,刚刚宣布在国内将用于塑料购物袋的聚乙烯树脂等提价约6%。但由于最近石脑油价格出现下跌,与客户之间的提价谈判已陷入僵局。
(关键字:钢铁 钢铁价格 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