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全面松绑贷款利率
* 迈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一步
*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 存款利率改革需有序推进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除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外,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分析人士认为,贷款利率彻底放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具有里程牌意义,体现了中国政府在推进利率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他们并指出,此举将让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空间更大,也给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助于金融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相当于盘活存量的一个比较实在的举措;不过央行并未同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令市场略感失望,也显示其循序渐进和谨慎的政策意图。
“贷款利率的彻底放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一步,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完成。”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称,“也将进一步推进企业调整自己的融资结构,各家银行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活力。”
他并指出,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一定也将反射到存款利率上,将切实提高居民存款的收益率。现在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和流动性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资金利率和贷款几乎重合,说明现在正是推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好时机。这样一来,无论是票据、债券还是贷款融资,都是平等的。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宣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自7月20日(周六)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不过,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而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指出,此次改革比想象中的步子更谨慎一些,原来预计存贷款利率都会进行改革,但此举也说明改革循序渐进和谨慎的政策意图。
对此央行表示,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而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央行并指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央行指出,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且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但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此举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行并强调,将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因此,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央行称。
央行指出,中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且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传导的渠道也已较为畅通。
(关键字:央行 贷款利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