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419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提高5.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进一步企稳。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上调我国经济增速预期,专家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稳中有进,但中央政策仍不可放松,下半年应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激活民间资本,释放改革红利。
国际投行改口风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活动利润3455亿元,同比增长1.8%,而上月主营活动利润同比下降2.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30032.2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1至6月份持平,其中,主营活动利润同比增长5.1%,增速比1至6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
“7月份规模以,7月份拉动经济增长的外贸、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数据均有所回升,显示我国经济朝着积极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多家机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构竞相调高对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瑞士信贷银行把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目标由六月预期的7.4%上调到7.6%;德意志银行也将其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由7.6%调高至7.7%。
就在前段时间这些机构还纷纷唱衰我国经济,对于此次风头转向,业界表示,国际投行主要做短期研究,根据投行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判断结果也可以得出,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相较一二季度有了明显的好转。
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仍然不高
何平指出,尽管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有所提高,但新增利润仅集中于少数行业,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仍然较低。数据显示,当月按主营活动利润计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23%,比去年同期下降0.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单位成本仍在攀升,受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小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和人工成本上升较快的影响,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去年同期提高0.81元。
事实上,为稳住经济不超出下限,中央已经祭出多项措施,包括“加大铁路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投资力度、刺激国内信息产业消费发展”等。与此同时,包括四川、河北、福建等在内的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稳增长意见,力保全年经济目标。
“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并非盲目投资,而是应该将投资的重点放在国民经济中的短板方面。”国务院参事汤敏称,城市基础设施、与民生有关的棚户区改造等投资有助于经济健康发展。
分析
经济企稳迹象逐步加强
专家分析认为,从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趋稳态势日渐显现。数据显示,企业的生产在7月份已有所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7%,比6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是二季度以来的首次回调。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464种产品中有306种产品同比增长。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工业企业在7月份已经有了企稳回暖的迹象,盈利能力较上半年也有大幅提升。虽然我国不会再度推出“四万亿”的刺激政策,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铁路、城市基建、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钢铁、环保、电信等多个产业的投资力度将会明显加大。
一些机构的数据显示,工业企业扩张势头仍在持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22日,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汇丰8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1,为4个月新高,并重返扩张区间;当月制造业产出指数为50.6,创3个月以来最高。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微博]预计,随着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IT基建的加快及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措施全面显效,未来几个月经济将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进出口数据的好转也强化了经济企稳信号。海关总署公布了7月进出口数据,其中,出口增长5.1%,进口增长10.9%,进出口同比增速相比6月双双由负转正,而且大大好于此前市场预期。
(关键字:工业 利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