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复苏 焦煤底部回升

2013-9-4 9:06:07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国经济经历了数月的“换挡低迷”期,7月份工业、投资、出口和PPI等数据呈现止跌企稳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PMI回升0.2个百分点,为50.3%,连续10个月企稳在荣枯线之上,显示出企业生产信心增加;7月份出口、进口同比增速相比6月份双双由负转正,呈现企稳回升态势;1月至7月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下滑之后,7月经济数据表现较前几月乐观。

8月份,中国汇丰制造业PMI初值高于期,这也表预明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效巩固了国内经济活动。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和更明显的企稳迹象,同时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也有一些改善,另外政府的政策微调也增强了企业对宏观经济的信心,相关分析人员认为能够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5%)的预期目标。这也显示出三季度经济将企稳向好的积极迹象,缓解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减速的担忧,市场信心有所增强。

申银万国期货分析师郑楠表示,8月焦煤产业链相关品种均大幅冲高回落整理,而支撑国内需求回暖的房地产投资需求和企业补库存需求在三季度依然相对强劲。下半年有关部门的稳增长方案、铁路总公司下半年加大投资力度、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房建设、焦化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与房地产再融资等利多消息接连不断,将对煤焦钢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金9银10”临近之际,市场对后市需求仍充满预期。截止8月30日JM1401报收1134元/吨,当月下跌4.47%。

整体来说,宏观经济温和复苏令市场信心明显好转,虽然产业链长期供需失衡环境仍难转变,但后市伴随环保、节能减排以及基建加速等预期提振,9月份市场整体环境仍然向好,焦煤-焦炭-螺纹价格中期调整空间预计较为有限,仍存在重新企稳上行机会。另外,需关注9月底季度末宏观资金层面的变化以及下游销售旺季给产业链带来的实际效应。

数据显示,2013年7月份,全国原煤产量较6月份增加500万吨,增幅为1.69%,而炼焦煤供应量也较上月有所回升,但本月需求量有所下降,焦炭产量较上月减少4.68%,炼焦煤消费量较上月减少84.86万吨。7月炼焦煤进口量增幅较大,环比上月增加117.59万吨,增幅为25%。本月国内炼焦煤产量小幅增加,进口炼焦煤量大幅上升,而炼焦煤总需求量减少,使得本月供需缺口明显放大。

另外,本月国内炼焦煤大矿生产均较为正常,各地区也纷纷出台区域保护措施,如7月末山西政府出台的20条和8月初的吕梁煤焦减负六条,均对煤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煤企生产积极性有所带动,其中山西焦煤集团产量于8月份有所恢复。8月份受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带动,国内炼焦煤市场需求有所好转,成交情况转好,局部地区炼焦煤价格略有上调,煤矿库存也有所下降。

他表示,目前港口库存仍维持高位,下游方面需求虽稍有好转但仍较弱,为降低原料成本仍维持按需采购,观望态势增加,短期内京唐港焦煤价格将维持平稳运行态势。

(关键字:需求 原煤 房地产 制造业)

(责任编辑: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