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长表现平淡的背景下,四季度A股市场将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市场流动性变化;二是新股发行(IPO)何时以及如何重启;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哪些重大改革;四是房产税改革试点何时扩围。
2013年我国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年新增信贷投放目标定在8.5万亿元左右,为四年来信贷目标最高值,广义货币(M2)目标增速定为13%左右。无论从信贷总量还是广义货币看,我国市场整体的流动性非常充足。但实际上我们却经历了在整体流动性充足背景下的“钱荒”事件,所以,关键是要盘活存量货币。
截至8月底,我国信贷总额高达6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前8月已经完成投放6.5万亿元,9月至12月剩余额度2万亿元、平均每月5000亿元。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贷款的依赖处于较高水平,2012年贷款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1倍,2013年的贷款增速依然高于GDP增速,所以这种依赖性依然是有增无减。
国际方面,尽管9月18日美联储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表示,将继续推行无限期经济刺激的量化宽松计划(QE),即继续施行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但我们认为,随着美国经济形势的转暖以及失业率不断下降,QE退出的步伐也随之临近。美国QE政策一旦开始退出,国内市场的热钱流出将无法避免,尽管从规模上看可能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不大,但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容忽视。
2012年10月IPO暂停,至今已历时近一年。2013年6月证监会发布IPO改革意见征求稿,9月27日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后才能启动”。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出台新的改革意见并重启IPO的概率较大。盘点历次IPO重启后发现,重启后三个月内市场下跌概率较大,虽然IPO重启不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但对市场短期的影响仍应重视。
由于正式的改革方案尚未出台,所以在细节方面无法评估对市场的冲击。IPO重启后,给市场同时带来机遇与风险,机遇是给股票市场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新上公司往往基本面优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多数属于创业板和中小板,将会获得市场资金青睐。风险是股票市场存量资金被IPO“抽血”,将导致二级市场资金供需严重失衡。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份召开,本次会议的核心主题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改革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要同时进行,可能涉及行政、财税、金融、资源、土地、户籍、国企等七大领域,以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改革红利。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深入改革都有助于化解我国经济社会现存的难题。其中,简政放权有助于激活市场经济活力,财税改革有助缓解地方土地财政,资源改革有助于理顺资源品市场价格调节作用,金融改革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土地改革有助于激活农村土地资本,户籍改革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国企改革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011年1月,我国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已经在重庆和上海试点,但试点城市扩围的进度一直低于预期,但我们预计,在今年四季度扩大试点范围的可能性非常大。将于2014年6月出台的《不动产登记条例》与全国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开展,正在为全国范围内实行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打好基础。
我们认为,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已经开始就无法停止,而且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房产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无法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一种长效调节机制却是必不可少,尽管无法改变房价的运行趋势,但却可以改变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认为,尽管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四季度的市场机会将继续围绕新增长点、改革红利、消费主题等三条主线展开。
新增长点方面,国务院办公厅8月份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通过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三方面来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受益行业:网络服务、传媒、计算机设备与应用、电子制造与半导体。
国务院8月还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该政策的受益行业有:污水与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脱硝脱硫、新型材料。
改革红利方面,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改革元年,未来的经济发展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展开,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活力将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深化改革将涉及“行政、财税、金融、资源、土地、户籍、国企”等方面。相关主题投资包括:土地流转、现代农业、民间金融等。
消费主题方面,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稳定成长行业往往显示出防御特征,尤其是一些消费类行业,如,医疗(服务、机械)、食品(乳制品)、旅游(旅游法实施)、商贸(电商)等。
(关键字:改革 房产税 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