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地方债审计收官 全国四级政府负债总额或超14万亿</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3-10-30 8:41:02</span>来源:<span>中国广播网</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id="bdshare" class="bdshare_t bds_tools get-codes-bdshare">
		<span class="bds_more">分享到:</span>
		<a class="bds_qzone"></a>
		<a class="bds_tsina"></a>
		<a class="bds_tqq"></a>
		<a class="bds_renren"></a>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tools&amp;uid=684790"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成为市场最关心的焦点。据《财经》杂志披露,国家审计署已经将核定后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向国务院汇报。全国各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负债或将超过14万亿元,和上一轮审计相比,新增债务规模增幅较大。</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地方债 地方政府</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目前<b>地方政府</b>债务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成为市场最关心的焦点。据《财经》杂志披露,国家审计署已经将核定后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向国务院汇报。全国各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负债或将超过14万亿元,和上一轮审计相比,新增债务规模增幅较大。</p>
<p>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和机构都做了推算:18万亿元、20万亿元,有外资投行甚至认为会超过24万亿元,不论这些数字是否准确,<b>地方债</b>的风险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p>
<p>面对高额的地方债务数字,破解之道何在?最新消息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已经向国务院提出&ldquo;开前门,堵后门,扩大地方政府独立发行债券范围&rdquo;的地方债务解决方案。</p>
<p>所谓&ldquo;开前门&rdquo;,就是让地方政府能够独立发债。现在只有中央政府发债,地方政府只开了很小的口,要有中央政府担保才能够发债。将来中央不用再给地方担保,地方政府凭资产负债表自己到市场去借钱。</p>
<p>而&ldquo;堵后门&rdquo;则是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约束起来,把暗地里借钱的渠道给掐住,让他们公开地借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说,制定这样的思路,主要是为了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p>
<p>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地方政府发债已经是未来的趋势,最主要是怎么去规范管理,避免风险,建立一个可行的制衡机制,确保债务安全。</p>
<p>如何确保未来不会再出现地方债扩大的风险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建议,要将地方举债纳入预算程序、接受市场约束,另外地方还要探索建立偿债基金。</p>
<p>贾康说,新上报国务院的地方债解决建议与财政部曾经支招地方债时提出的&ldquo;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rdquo;是同样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完善好细节,控制地方债风险只是时间问题。</p>
<p>不过,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有担忧。在他看来,有些地方不管发多少债,窟窿还是很难堵住。要从根源上解决地方债问题,必须从分税制着手,进行调整。</p>
<p>(关键字:地方债 地方政府)</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92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