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中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原“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中投保”)被联合资信列入了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原因是受钢贸行业风险暴露的影响,截至2013年9月末,扣除减值准备后,中投保应收代位追偿款净额达17.47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上海地区的诉讼案件中,中投保作为原告的诉讼仍有27宗正在等待开庭。“互保的现象严重,并且有的抵押物变现能力弱,即使能打赢官司,能否追回大部分的代偿款仍需要关注。”11月13日,上海一位熟悉钢贸贷款的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受钢贸行业风险暴露的影响,中投保的钢贸融资担保业务发生大规模的代偿现象。截至2013年9月末,扣除减值准备后,中投保应收代位追偿款净额达17.47亿元,另外钢贸担保业务的在担保余额仍有0.39亿元。
中诚信国际一份报告认为,在中国投资担保公司的2011、2012年财报中就显示,其间接性融资担保业务中钢贸行业集中度较高,且集中在上海地区。从其被保客户的行业分类来看,钢材贸易占比为4.69%,排名第四位。
“当时因为银行很看好钢贸业务贷款的前景,并且担保费也起码有3个百分点,所以不少担保公司都参与了钢贸业务。”上述银行业人士表示。
2012年6月末,中投保的钢贸通担保余额达32.84亿元。受上海地区钢贸业务系统风险爆发的影响,代偿现象陆续出现。中投保2012年的担保代偿支出同比增幅较大,达到5.66亿元;然而在2013年,中投保的钢贸通担保面临更大的代偿支出压力,代偿情况恶化更为明显。
评级机构认为,虽然中投保在钢贸融资担保业务中设置了较为齐全的反担保措施,但是较大规模的代偿款追偿进度和实际损失金额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诉讼周期较长,部分抵押物的变现能力较弱。
上述银行业人士介绍,钢贸贷款的通行做法是,若担保公司在钢贸企业的银行贷款中提供担保,担保公司会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其中的措施和抵押物包括:原材料、机器、半成品等银行不太青睐的动产;银行不接受的房产,因为往往已经被抵押过;其他关联方做担保等。
(关键字:融资 钢贸 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