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海鑫集团破产重整还需银行点头

2014-7-16 8:58:52来源:腾讯财经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虽然省、市、县三级政府已经开启“营救模式”,但陷入债务泥潭的民营钢铁巨头山西海鑫集团,短期内仍难看到复苏的曙光。据了解,海鑫被统计出来的债务高达104亿,如果加上后续到期的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总负债将远超过海鑫目前100亿的账面资产。这意味着,这家曾经的钢铁巨无霸,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

作为辉煌数十载的钢铁豪门,山西海鑫集团正面临着成立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据海鑫钢铁所在地山西闻喜法院人士透露,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到超过4000多户债权人的材料,要求海鑫钢铁付清款项。海鑫集团的债权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有33家金融机构被拖进海鑫钢铁的债务泥潭。另一部分是与海鑫钢铁有工程合作的大大小小的建筑队、工程公司。

国有银行大幅度抽贷,被认为是将海鑫集团比如绝境的主要因素。在今年3月份海鑫被爆出陷入债务危机后,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就通过微博指责银行抽贷40亿导致海鑫流动性出现问题。史玉柱呼吁称,“政府和社会,应鼓励海鑫钢铁继续正常生产,而不是落井下石。”据了解,国有大行切断信贷后,出于对资金的渴求,海鑫不得求助于利息高达15%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加重了海鑫集团的债务负担。

自3月18日因资金链断裂全面停产后,海鑫集团一直在寻找新的投资人,以化解债务压力,尽快实现复产,但截至目前,仍然没有寻求到有效的复苏方案。而债权人却已经没有耐心再等,目前包括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大连银行等多家银行已经就海鑫债务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

面对接近于天文数字的沉重的债务压力,海鑫集团的所有人不得不考虑通过破产重整,来化解债务难题。据多位海鑫钢铁的债权人透露,海鑫钢铁已在最近宣传破产重整,目前正在走破产程序。媒体报道称,在5、6月举行的两次债权人会议上,李兆会实际上已经向到会银行交了底,104.59亿元负债及担保仅是目前的数字,随着审计深入,账面资产的实际可变现价值将会继续缩水。

在海鑫集团所有人看来,破产重整是目前唯一能选择的释放债务压力的途径。客观来看,一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企业就能暂时摆脱债权人的追讨,能够有缓冲的时间,以东山再起。据了解,海鑫提出的重整方案受到地方政府认可,已经送达山西省政府。

对于海鑫提出的重整计划,具有决定权的占有债权比例较大的金融机构们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但小债权人已经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有债权人担心,海鑫钢铁有可能走向彻底破产清算的路子。如果那样的话,债权人的权益将遭受巨量缩水。据了解有近百个债权人抱团向海鑫集团施压,以阻止破产重整计划,并呼吁相关部门对海鑫钢铁的资产状况进行彻查,严查转移资产、抽逃资金的行为。

上述近百位债权人在发起的请愿书中称,海鑫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拒不履行债务,使其合法权益被严重侵害。“目前,海鑫与当地政府均向我们声称,海鑫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我们认为声明是海鑫集团逃避债务的恶意,根本不是事实。当前,我们多数供应商已经无法正常运营,企业里天天都是讨债、堵门、闹事的,面临破产倒闭。”

(关键字:海鑫集团 破产重整)

(责任编辑: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