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出口量还是从出口金额来说,中国已成为第一钢铁出口大国。今年我国钢铁贸易出现的这一重大变化,既反映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成就,也暴露出钢铁业发展中令人担忧的矛盾和问题,亟需出台相关政策规范钢铁出口,并通过深化改革促进钢铁业转型升级。
钢铁出口屡创新高
前三季度,我国共生产粗钢6.18亿吨、钢材8.39亿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4%和5.02%,预计今年全年我国粗钢产量将为8.26亿吨。与粗钢产量呈个位数增长的态势不同,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增长异常迅猛。9月、10月我国钢材出口均超过850万吨,分别为851万吨和8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3.1%和68.6%,钢材出口再创新高,1到10月钢材出口累计达7390万吨。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出口量占世界钢铁出口总量的比重从4.8%上升到2004年和2005年的7%以上,2013年上升到了15%以上,今年全年预计也将保持在15%以上。
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占比持续高企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严重,国内需求基本停滞不前,市场出现需求缺口,我国钢铁企业不得不开辟新的国际市场;二是我国钢材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尤其是板材类产品出现了大部分进口替代;三是今年以来钢厂产量过高,库存增长,我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而欧洲、美国钢材价格降幅较小。如我国热轧钢卷价格下跌17%,同时欧洲价格下跌13%,而美国价格只下跌5%,价差在100-200美元/吨之间。由于今年欧美经济形势出现了复苏,对钢材的需求量增加,美国、欧盟等对我国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也拉动了我国钢材的出口。
钢材贸易条件恶化
目前我国对普钢(指不含合金的碳素钢)取消了出口退税,螺纹钢、普通线材等作为低附加值的建筑钢材的出口关税税率为15%,而出口特殊合金钢材产品则可以享有相应减税的优惠政策(海关税则中规定,含硼量达到0.0008%及以上钢材产品可按合金钢申报,即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退税率在5%-13%。近年来,部分出口企业在普钢中加入硼元素,改头换面成合金钢产品出口,并由此以获取出口退税。这种钢铁行业内部人人皆知的在普钢中加入微量的硼元素以充特钢出口的“潜规则”,遭受到了一些进口目的地国家的指责。
此外,钢材进出口价差扩大,贸易条件恶化。2014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平均单价逐月下降。前三季度钢材进口均价1246美元/吨,而出口均价783美元/吨,进出口差价扩大到463美元/吨,连续9个月价差呈扩大趋势。钢材出口平均单价的下降,既有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国钢铁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往往以低价格出售某些钢铁产品。我国钢铁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于进口产品。这种低出高进的钢铁产品结构,对我国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可以说,目前我国钢铁出口仍然呈现为规模大、利润低、国际竞争力弱的特征,贸易条件相当不利。
此外,各国钢铁企业和政府对我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力度日益加大。
相机调整产业政策
首先,进一步细化含硼合金钢税号,相机调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据了解,我国合金钢的出口退税产生的利润大都被外商和中间商瓜分,我国钢铁生产企业获得的利益分成很少。随着我国钢材出口量持续攀升,预计钢铁出口贸易摩擦后期还会继续增加。因此,应对含硼合金钢税号进一步细分,增列税号,为调整改变退税政策做准备,同时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纠纷,还应加强监管,减少不规范出口,并督促我国钢企正视含硼钢材出口问题,积极提升出口钢材的附加值。
其次,抬高钢铁出口门槛,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坚持钢铁产业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原则不动摇。2013年我国粗钢为7.79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16.06亿吨的48.5%。钢材出口虽然能够部分缓解我国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压力,促进国内与国际钢铁市场的协调,但在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情况下,不能放弃钢铁产业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原则,钢铁工业不能走出口导向型的发展道路。目前国际钢铁业技术较先进的钢厂吨钢耗新水也在4吨左右,同时每生产一吨钢要排放2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高达70%。如果今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为8500万吨左右,则仅钢材出口量就超过2013年印度全年的粗钢产量(8120万吨),也逼近去年美国的粗钢产量(8690万吨)。去年我国钢铁直接净出口量为4680万吨,再考虑到我国去年钢铁通过间接贸易的净出口5670万吨,2013年我国钢铁净出口则高达1.03亿吨。出口钢材就等于出口资源和原材料,也等于出口洁净的空气,我国成为全球钢铁第一出口大国得不偿失。
最后,以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通过走出去战略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由于全球范围内钢铁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各国钢铁企业在钢铁贸易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想依靠出口的方式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期来讲,要使我国钢铁业摆脱“增产—降价—出口—价格回升—增产”的不良循环,根本出路在于促进产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改变产品结构,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向境外转移我国部分钢铁产能,推动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战略转型,由大规模进口铁矿石、炼焦煤等钢铁冶炼原料,转为大量进口成品钢材,促进我国GDP能耗降低与环境改善。在目前国内钢铁行业近乎零利润运行、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不佳的情况下,应鼓励钢铁企业之间或钢铁企业和金融企业通过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以海外转移产能增量带动国内钢铁企业的存量重组,推动国内钢铁行业的优势产能以投资、租赁、贷款等多种方式转移到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东盟、拉美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字:粗钢 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