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5年钢铁行业形势

2014-12-18 8:51:57来源:大方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期,关于明年宏观调控和中央经济工作重点的纲领性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并完成相关议题讨论后顺利闭幕,在这岁末年初之际,作为全球重大经济体之一的中国确定明年经济领域施政的大政方针势必引起各界关注,加之最近改革预期引导股市强劲反弹,预期和现实相互影响,强烈的改革预期和疲软的实体经济数据似乎形成了迷幻的感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单一产业,纵观全局,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这对于钢铁行业这一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来说尤其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关键词解读

1, 消费要瞄准新需求

【会议认为】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行业解读】目前中国人消费已进入发展新阶段,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能力和特点与消费结构升级前已不同。在消费能力偏低时,大家从众心理强,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模仿的人多后,一种商品的消费大幅增长,形成了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当大家转而消费另一样商品时,前一种商品销量则大跌。模仿型消费的弊端就是消费不稳定,持续性差。

联系到钢铁行业,由于消费升级的影响,钢材消费也有个性化的趋势,大路的螺纹钢,线材等产品受基建投资规模影响大,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资,目前的基建投资已经趋于饱和,而个性化消费的兴起,将引导钢铁行业从过去的单纯的追求产量,转向小规模定制化的趋势,迫使钢铁行业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实现自我革命。

2, 出口要营造新优势

【会议认为】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行业解读】我国出口低成本的传统优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国际市场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在缓慢的复苏中;另一方面,我国自身比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我国要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如何转变呢?要找新优势,原来拼价格这种传统的办法,将来的路会越来越窄,更多是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进行品牌战略、搭建服务网络等。从宏观角度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基本确定了4个区域发展战略,即京津冀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等多方位打造我国对外贸易新型优势。

联系到钢铁行业,今后将引进高端钢铁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尤其是与高端制造业相关的钢铁生产和服务。此外,要扩大钢铁行业走出去的范围,中国要做到不仅是低端钢铁产品的输出,而且要结合“一带一路”规划资本输出为钢材出口打好前战,要做到钢材出口和资本输出相结合。

3, 创新要成为新引擎

【会议认为】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产业解读】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数量规模扩张,依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低廉要素的外延投入,钢铁行业也是这样。但是目前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变成了现在的两位数以内的经济增长。这种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进入到我们所说的内涵型经济。这种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也代表着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也是中央对未来提出的一个高瞻远瞩的新的思路。

联系到钢铁行业,现在找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就是一要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这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二要大力强调创新。这里面既包括钢铁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也包括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如钢铁贸易如何和电商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电商贸易生态圈。

4, 环境要营造低碳型

【会议认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产业解读】从环境承载能力角度把握经济新常态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么做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到了一个限度,不得不迫使我们放弃原先经济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不健康基因”;二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目前中国经济自身也有转型升级以及向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迈进的需要。可以说,在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正处在一个主动改革和被动调整相统一的历史时刻。

联系到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提法,体现了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发展态度,在目前阶段,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钢铁行业的低碳环保。可以适当利用金融手段加大推进钢铁行业的节能环保,如推广碳排放交易,使得钢铁行业引入金融手段,加速推进节能环保措施的推进,也使得钢铁行业不单纯从产品生产销售上获利,通过升级环保设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能获得收益。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2014达沃斯论坛上对中国经济走势给出权威解读,“在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我们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

在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诸多困难、风险和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加大了。按照传统发展模式,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将是政府不得不采取的措施。然而,中国上半年并未出台大范围的强刺激的手段。人们习惯于宏观经济一有波动政府就立即出手的现象不见了。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应该说,“新常态”这种提法并非新词。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的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中国经济明显表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国内很多经济学者试图从理沦和未来宏观政策的层面论述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常态”。

但是,这种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究竟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短期的不稳定表现,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争论和分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习总书记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解读“李克强经济学”我们发现,在理念和内在逻辑上与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法几乎是一致的。李克强总理说,必须保持中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高度一致的。由此我们就能够解读这届政府总理的宏观调控思路及中国经济未来走向。

李克强指出,必须坚持在区间凋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一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去年以来持续简政放权,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下一步继续推进政府自我革命,取消不必要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将会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二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这既是群众急需,更是政府应尽责任。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也能有效优化发展硬环境,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我国正处在“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十分关键。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统筹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循着以上思路,我们对明年形势作出判断:强刺激虽然不会出现,但微刺激会更具针对性;经济不会大起大落,但也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政策的叠加效应不可忽视,如铁路为主的基建投资规模大幅增长,其实已经起到了托底作用,加大股市的融资作用,将对市场目前从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起到重大影响,鼓励合法合规的钢铁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渠道,而不是过去的只有国有钢企才能获得低成本银行信贷,这将会民营钢企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明年钢铁行业形势展望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1.33万吨,增量7.13万吨,旬环比增加4.34%。数据据同时显示,11月下旬统计重点钢铁企业库本旬末存量为1431.4万吨,较上一旬末下降14.53万吨,环比下降1.01%。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972万吨,单月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较上月增加117万吨,环比增长13.68%,同比增长94.4%;1-11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8361万吨,同比增长46.79%。

从以上近期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内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比较优势的凸显,加之今年的简政放权和推广自贸区经验的助力,钢材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大大减轻了国内市场的库存压力,估计明年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落地实施。资本输出和钢材出口将形成更加合理的模式推向国际市场,通过信贷措施推进基础建设互联互通必将推广国内钢材的使用,形成实质上的间接出口,并能明显缓解贸易摩擦。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月初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来看,11月份该指数为43.3%,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跌至最近九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并连续七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该指数显示出钢市整体形势依旧低迷,在下游终端需求的季节性减弱、铁矿石等成本支撑薄弱、行业内资金压力不减,出口将现回落等利空因素打压下,中钢协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虽然今年以来我国钢材价格屡创历史新低,但在铁矿石、焦煤等主要原燃料价格下跌幅度远超钢材价格的形势下,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预计今年钢铁业利润将超过280亿元以上。明年随着原油价格的暴跌,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将有明显降低,一吨钢材对应六吨的物流成本,由于钢铁行业赚取的加工利润,虽然产品价格下降,但是生产原料成本和物流成本下跌幅度均是远远大于产品跌幅,所以明年钢铁行业利润还将上升,而且随着淘汰落后产能的推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和产业景气度的逆转将相互作用,明年的行业形势将迎来“新常态”下的春天。

(关键字:经济 钢铁)

(责任编辑:0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