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三地合作发展路径也日渐清晰,在环保层面上,河北将如何承接北京大批产业?昨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在代表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河北不会承接一家污染企业。他同时表示,治理雾霾不能各自为政,否则效果不会理想。
陈国鹰大胆预测,如果大家共同努力治霾,五年内应会有明显改善,十年后整个京津冀地区的蓝天白云将会更多。
□谈环境污染
河北治污宁肯伤筋动骨
京华时报:去年环保部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个城市有7个在河北。你怎么看这个数据?
陈国鹰:河北污染城市多,这说明河北的总体污染确实严重。河北省共有11个地级市,74个城市中,其他省也就是省会城市或者一两个在里面,河北省所有的地级市都在里面。河北要治理污染,必须要痛下决心,宁肯伤筋动骨,也要实现环境质量的脱胎换骨。
京华时报:河北污染的根源在哪儿?如何破解?
陈国鹰:它的产业结构在这儿。为什么说河北提出“6643”工程,就是要大力压减钢铁产能、削减燃煤使用量,使用的燃煤也要是清洁煤炭。要解决河北的污染问题,根本上还得解决能源产业结构问题。现在燃煤要全部使用其他新能源替代,短期内做不到,因为供暖等都需要烧煤。但是必须要做到煤炭的清洁使用。
决不承接一家污染企业
京华时报:河北在承接北京产业时,在环保层面上将如何操作?
陈国鹰:北京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一点,北京市市长也说了,有污染的企业一家也不会向河北转移。从河北的角度来说,有污染的企业我们一家也不承接,污染转移那就没有意义,对污染企业的处理应该是怎么把它淘汰,怎么把它升级,让它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最通俗的一个例子就是首钢,首钢通过搬迁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成为一个最为现代化的钢铁工厂。
如果把污染企业转移到河北,那对北京是没有贡献的,因为大气是流动的,它照样会污染,没准还会更重。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转移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谈协同治霾
京津冀应统一排放标准
京华时报:京津冀生态环境应如何协同发展?
陈国鹰:京津冀总体规划出台后,需要具体来制定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实施方案,要尽快地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执法。
生态环境是协同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大气、生态环境,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因为空气、水都是流动的。必须要尽快制定大气排放、水保护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办法。
京华时报:现在京津冀三地的情况如何?
陈国鹰:京津冀有些标准目前不完全一致。除了国家标准,各地标准都有些差别,环保法也明确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严于国家标准的法规,比如钢铁,河北省的钢铁是严于国家标准的,尤其是特别排放限值,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实行国家特别排放限值,但京津冀地区有些城市不是这样的标准。
标准不一致对企业是不公平的。排放标准不一样,环保成本也就不一样了。另外,标准统一后,也更有利于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以前只是在重要活动期间比如APEC会议保障上开展过跨区域执法,京津冀协同发展后,这种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应该成为常态。
□谈治理预期
治霾十年蓝天将会更多
京华时报:环境治理会对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陈国鹰:应该说,环境治理短期内对经济是有阵痛的。过去有些高耗能企业,环保要求不严,某种意义上挣的是环保的钱,现在环保设备上来了,一吨钢的成本可能要增加90-120元之间,短期内看确实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通过环保的达标,恰恰实现了产业的结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而这最终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来讲,环保指数都不达标的话,还谈何可持续发展呢?靠过去污染环境来换取GDP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企业有环保信誉,企业在银行贷款必须在环保方面审核通过,企业要上市也必须要有环保的审核,从中长期来讲,这些都是促进环保企业升级的利好举措。
京华时报:APEC蓝天应该如何持续?
陈国鹰:新华社专门搞了一个调研小组,提出了“APEC蓝”的五条成功经验,比如说在会议期间,把所有重点污染物的监管都实行网格化管理,而且落实到企业头上,企业谁来监管、管到什么地步都有明确要求。如果这些能够常态化,“APEC蓝”是可以持续的。但是这也需要动用很多的人力物力。从目前而言,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新环保法所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
京华时报:对于治霾,您有没有一个预期目标?
陈国鹰:西方发达国家治霾用了30到40年,但我想我们国家有制度优势和领导体制优势,集中财力办大事。应该说,从国家大气十条下发以来,到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但治理雾霾所取得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我想治霾五年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十年后整个京津冀地区会有更多蓝天白云。
□谈统一限行
京冀统一限行难度很大
京华时报:去年您曾表示河北正研究与北京限行日统一,目前此事进展如何?
陈国鹰:这件事在实际推行中有操作难度,比如说某一天,A城市污染严重,于是采取应急预案,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但B城市空气质量不严重,不会启动应急预案,仍旧实施平常的尾号限行。B城市的车到了A城市,仍可能进不了城。所以说,两个城市污染的程度不一样,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不一样,启动应急预案的次数也不一样,这个限号就容易错位,出现限号不一致的情况。
京华时报:这个问题目前有没有解决办法?
陈国鹰:河北省也摸索了一些经验,比如河北
省境内,两个市限号不一样时,对外来车不限尾号,那么B城市对于A城市来的车,就不再限号,直接可以进城。不过这个问题在河北好解决,但北京外地车辆多,可能不能完全参照河北经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还需要再探讨,这次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应该把这个问题解决。
□谈环保执法
权力有限导致执法松软
京华时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近日说,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您怎么看?
陈国鹰: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主要是法律赋予环保部门执法的权限有限。过去一年也就罚个两次,企业违法你罚他20万,执法人员一走他又照样生产。
新环保法出台以后,赋予环保部门按日处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问责等系列权力,可以说是史上最严环保法。过去人们常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一些企业想尽办法偷排偷放,企业内的环保设施是给监管部门看的,去检查的时候打开,检查人员一走就关了,完全成为摆设。按日处罚可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罚款金额大幅度提升,会让企业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应该说,如果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当前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情况会有很大改变。
京华时报:河北去年有多少环保违法者被处理?
陈国鹰:河北去年率先在省市县三级成立环保警察,目前很多省市也在跟进。这600多名专职的环保警察,去年一年共抓获环保犯罪嫌疑人1700多人,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有力震慑了环保不法分子。过去一些人会觉得,我只是被罚款,不会被抓,但是现在不仅要罚你,还要追究刑责。所以我们做好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出镜代表
陈国鹰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环保厅厅长,工学博士,教授。曾担任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
(关键字:京津冀 治霾 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