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寒冬业绩持续下滑
7月10日,林州重机发布201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上半年业绩向下修正为预计同比下滑125%至165%,即亏损1819.14万元至4729.77万元。
而在今年一季报中,林州重机还预计上半年业绩为盈利727.66万元至4365.94万元,同比下滑90%至40%。
据了解,林州重机成立于1987年,2011年登陆深交所,主业为生产煤矿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煤炭综采设备。
事实上,近年来煤炭行业步入寒冬,其上下游产业受困也紧随其后,与煤炭业“唇亡齿寒”林州重机近几年业绩一直在下滑。而这次预亏实际上是其近几年来业绩下滑后首次公告的实质性亏损。
根据林州重机公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其当年净利润为5094万元,同比下降74.34%。2013年公司净利润1.99亿元,而2012年为2.34亿元。今年一季度,林州重机净利润为2712.97万元,仍同比下降49.68%。
去年年报中,林州重机就曾承认,煤炭行业持续低迷,极大地影响了销售收入。在10日的业绩修正公告中,林州重机再次表示,下游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公司煤机产品订单下滑。
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业绩持续下滑,利润流失无法“止血”。甚至在不久前,有媒体曝出林州重机拖欠了工人工资。
企业经营者拖欠员工薪金,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从林州重机接连下滑的财务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欠薪背后的“现金流紧张”的无奈。
布局油服、机器人林州重机能否挺过寒冬?
对于企业来说,转型或者是预见行业“拐点”提前布局,或者是遭遇市场“冰点”倒逼转型,林州重机面对这一轮行业寒冬,显然属于后者。
而每个企业转型的方式方法都应视其特定的情况而定,或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或是涉足相关领域等。对于林州重机来说,煤炭行业“冰点”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已无利可图,其选择的转型方向是油服和工业机器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林州重机的战略转型已经开始。2014年6月,林州重机发布了五年战略转型规划(2014-2018年),提出进军工业机器人与油服行业的方案,实现成为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综合服务商的目标。
根据当时的公告,规划期内,林州重机将通过持续增加投入的方式,着手研发适用于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
与此同时,林州重机将在未来5年时间内,计划投资30亿元~50亿元,持续扩大油服业务,从而进入油气开采装备及工具设备制造领域。
一年过去了,新领域业务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据林州重机内部人士透露,其机器人生产线近期将会试用,需要等待技术装备等更加成熟,才会进入全面投产。另外,在煤层气和油服方面,公司也引进了一套设备。
可以看出,目前林州重机的两个新业务板块都还在试验、投资的阶段,虽然都还可以算得上在稳步推进,但其开花结果、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
林州重机内部人员表示,“机器人、油服业务等新项目都在推进,如非公开发行已经完成,募资已到位。”
7月14日,林州重机发布了募资情况的说明公告,公告显示林州重机以非公开方式、每股发行价13.50元共发行普通股82444444股,募集资金11.1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共计10.89亿元,而上述募集资金已于2015年6月29日到位,并将全部用于上述两个项目。
资金压力大整装转型是场“烧钱”战
一边是传统业务面临困境,一边是转型新业务尚未形成“造血”能力而且还要继续投入,林州重机业绩不断下滑的同时,资金状况面临很大压力。
年报显示,林州重机201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率为56.52%,到2014年末上升到65.73%,且2014年的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93.36%。
而一季报显示,林州重机3月底的资产负债率为64.77%,略微低于去年末。43.72亿元的总负债中,短期负债仍多达40.75亿元,占比93.21%,与去年末时相差无几。
此外,林州重机的流动资产只有35.0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0.66亿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虽然有12.08亿元,但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高达28.50亿元。
去年年报披露时,林州重机曾收到河南监管局关于2014年年报的问询函,指出林州重机2014年资产负债率上升较快,且短期负债占比高,要求详细说明如何应对短期债务到期的偿还压力。
林州重机回复河南证监局如何应对时,表示除了继续确保还旧借新、准备一定金额的还贷资金,还准备申请发行8.5亿元公司债。
而一季度报与去年底相比,负债率较高、短期债务压力大的问题没有改观。结合行业状况和半年报修正来看,短期资金压力不小——既有业务造血能力不强,转型又要消耗大量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停牌时林州重机股价为9.99元,较6月18日阶段高点20.87元已然腰斩。
有投资者表示希望林州重机推出增持等提振信心的举措。公司称会“认真研究”,但截至发稿并没有相关举动。
(关键字:林州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