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出口受管制 消费级产品无大碍

2015-8-4 9:33:5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无人机再次进入监管视野。这次并非常见的隐私侵犯,而是国家安全。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日前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自8月15日起,将对部分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和高性能计算机实施出口管制。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无人机厂商表示,这次规定将会主要影响工业级无人机应用,而目前市场火热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普遍没有达到管制标准。

公告显示,本次纳入出口管制的是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和无人驾驶飞艇以及相关设备及部件。技术指标为最大续航时间大于或等于30分钟小于1小时,以及在大于或等于46.3千米/小时的阵风条件下,具有起飞能力和稳定可控飞行能力,或者最大续航时间大于或等于1小时。

作为消费级无人机巨头,大疆创新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出台并非针对民用型飞机,产品也不会受到影响。5月开始发货消费级无人机产品的雷柏科技的证券代表也向记者确认,不会受到政策影响,目前海内外市场都在同步推进中。据介绍,大部分国内消费级无人机产品采用锂电池动力,续航都在20分钟左右,并未达到管制标准。

“对我们工业级无人机出口影响肯定是有的,我们的工业级特别是反恐无人机本来也是敏感的,但这类无人机目前主要是国内市场,影响不大!”深圳无人机公司艾特航空的国内市场部经理唐雨林对记者表示,公司销售格局基本上是消费级无人机销售海外为主,工业级国内为主。另外几家工业无人机厂家也向记者类似表示。

武汉智能鸟公司生产测绘航拍无人机,部分油动固定翼无人机可执行10个小时左右航拍,抗风能力达到6级。“这类产品出口肯定要被管制了。”该公司海外销售经理白桂才对记者说,出口也不会完全禁止,只是未来产品申报审核要更加严格了。

据悉,这已经是今年国内第二次针对无人机进行出口管制。6月30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发布公告,对军民两用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实施临时出口管制措施,从7月1日开始实施。管制范围具体包括射/航程等于或大于300千米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系统,20升以上气雾剂布撒系统/装置等。

无论从市场份额还是产品结构来说,中国无人机产品都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美国KPCB(凯鹏华盈)风险投资公司估计,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无人机消费国,占比35%,欧洲其次,而中国占比15%。海关数据显示,深圳厂家包揽了全国99.9%的无人机出口。今年1至5月,深圳无人机出口达到16万台,货值7.5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69倍和55倍。

大疆创新副总裁邵建伙表示,出口管制政策对业界而言是一个意外,但从国家安全以及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有道理的。但白桂才表示,出口管制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无人机技术水平有多领先,跟第一梯队的美国、以色列相比,无论是飞行控制系统还是精确马达,都相差甚远。

“安全考虑倒是有。目前无人机产品价格下降,数十万就可能买到一家续航时间超过1小时的无人机,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里,很有可能被改造成为负载武器的无人机。”白桂才表示,至于军用无人机,进出口一直都有管制,相关技术也一直在寻求民用突破口。

(关键字:无人机)

(责任编辑: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