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4要来了吗

2015-8-27 9:47:35来源:北京商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化币政策(QE)帮助了股票市场振作反弹,而当它们收手撤出的时候,股市一片哀鸿。动荡的市场开始把新一轮QE描摹得有模有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近期的市场风暴已经抹杀了美联储9月加息的可能性,甚至有大佬预言,美联储下一步将会重启QE。曾一手创造QE政策的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离任前启动QE退出意味深长,一场货币盛宴历时六年终结,会说来就来吗?

呼声又起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和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RayDalio本周先后表示,美联储应该考虑重新启动QE来应对通缩威胁,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局面。

萨默斯上周日表示,美联储应无限期搁置加息。根据对当前形势的合理评估,如果美联储近期加息,美联储的三个主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维持金融市场秩序,“将受到严重威胁”。

随后,他进一步建议,美联储甚至应考虑再来一次债券购买计划。他说:“美联储下一步会不会收紧政策现在还很难说。就像1997年、1998年、2007年和2008年的8月,我们可能正处于一个严重危机的初期。”

管理着近2000亿美元资金的桥水创始人也持相同观点。他周一放言,综合考虑全球债务高企、中国市场暴跌和新兴市场动荡,“美联储的下一个大动作将是QE而不是紧缩”。

目前,期货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已经降至21.4%,这与7月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后的50%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QE4的猜想还只是少数大佬的预测,并未成为主流,但华尔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9月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既定轨道

自2007年底以来,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大约3.7万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令其资产负债表到达当前的4.5万亿美元。三轮量化宽松措施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立的扭转操作扶助股市大幅扩张,其中标普较2009年3月低位上涨逾190%,但这一措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不甚明显。

除前几轮QE措施之外,美联储还将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因已无进一步下调利率的空间,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引发的市场“自由落体”,美联储手中似乎只剩另一轮QE措施这一张牌可出。

加拿大丰业银行资本市场策略主管指出,金融市场的动荡并未到达大灾的程度,美联储不会推出QE4,因为目前国会两党对FED政策的批评已很强烈,若出台QE4,可能导致国会对其进行重大改革。若美联储再次推迟加息,可能是因为经济前景恶化或金融市场极度动荡。

世元金行首席研究员肖磊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论是就业市场还是物价指数基本都在逼近美联储加息的条件,因此收缩货币政策、执行加息应不仅是大概率事件,也是美国经济的既定轨道,因而美国不会随意改变。目前市场动荡都是基于美联储提前释放的“预期性”加息影响,之所以提前释放也意在给予市场消化缓冲期,并通过市场反馈综合评定加息时点和力度等关键因素。

强势美元

市场上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伯南克在离任前启动QE政策退出计划,是为了保障政策实施有始有终,自己功成身退,但这或许只停留在了表面。

如果美联储继续实施QE政策,美元长时间贬值,美元有可能失去国际货币的地位,因此美联储只有尽快退出QE政策,降低美元供给量,让美元重新恢复价值或至少不再继续贬值,提高美元资产吸引力,国际资金才能重新流入美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推出新一轮QE的可能性并不高,当下美国维持强势美元的决心没有改变,结束QE政策是为保住美元地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汇率需长期坚挺。自美联储实施QE政策以来,美国大印美元导致美元供应增多,因此相对其他国家的货币,美元汇率近六年来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QE政策大印钞票所产生的流动性未能抵达实体经济,而是基本上在金融市场内打转。这导致契约松散的高风险垃圾债券的发行增加,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却连创新高;QE政策还将“祸水”引向了世界各地,尤其是吹大了新兴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

“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总是自私的,美国更是如此。”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看来,这一轮金融动荡仍然是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被动”之举,新兴市场接连的货币贬值也是对冲美联储加息风险和抵御其他国家外部宽松的本能之举,从而在贸易战中对本国制造业构成一定的保护,同时稳定汇率市场。

由于大量货币宽松已经释放,有机构估算美国的量化宽松至少使4.5万亿美元涌入新兴经济体,为了避免恶性通胀,在美国经济复苏时机适当之时,处于维护自身经济的考虑美联储回流货币是必然选择,美国仍然是地位不可取代的国际货币,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键字:美联储 经济体)

(责任编辑: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