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势头加剧之下,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步已成为大势所趋。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宽松风潮劲吹,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仍旧处在超级货币宽松的周期之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虽然各界对美联储何时开启9年多来首次加息的具体时点尚存争议,但年内加息的预期却不断增强。
本报记者莫莉在经历过“狂风暴雨”之后,美国股市终于“风雨之后见彩虹”。沿袭前一日的大幅走高,周四美股尽管盘中急剧振荡但最终仍实现强劲反弹:当天道琼斯指数上扬369点至16655点,涨幅达到2.3%,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涨幅分别高达2.4%和2.5%。近两天的美股连续上扬已基本收复本周早些时候的“失地”。
美国经济持续复苏
在美股“放晴”的背后,除了海外市场宽松政策的提振之外,美国第二季度GDP好于预期堪称头号“功臣”。美国商务部8月27日公布的首次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7%,这不仅好于市场预期,更是大大高出第一季度0.6%的增速。
事实上,本周以来,虽然美股坐上“过山车”,但经济复苏方面却一直“捷报”频传。与周四第二季度GDP向好一脉相承的是,周二出炉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1.5,为今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7月美国新屋开工年化数量达到50.7万户,同比大增25.8%。
在如此亮丽的经济数据映衬下,周四美国总统奥巴马不禁开口表示,美国经济可谓是“一手好牌”。“过去数周内全球市场处在动荡之中。”奥巴马说,虽然美国经济面临考验,但却是“一手好牌”。除了力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之外,当天奥巴马还催促美国国会迅速通过财政赤字方案用以避免美国政府“关门”,因为这样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风险加大。
全球增长日益分化
尽管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全球增长势头却正在日益分化。8月14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欧元区和欧盟二季度GDP环比分别增长0.3%和0.4%,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日本方面的消息更为糟糕。日本内阁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实际GDP在第二季度环比萎缩0.4%,按年率计算下滑1.6%。这是在安倍上台力推新政之后,日本经济时隔3个季度之后再度陷入下滑。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安倍经济学”走下神坛,内需萎靡以及出口难以攀高成为未来日本经济的“心头大患”。
与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现状也面临考验。即便美联储加息之剑尚未出鞘,但与之相关的新一轮大宗商品暴跌正在令部分新兴经济体遭遇“寒流”之苦。本月10日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俄第二季度GDP年比大幅下滑4.6%,这意味着在第一季度GDP下跌2.2%之后,俄罗斯经济已陷入6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巴西在截至今年6月的过去7个月中,有6个月处在经济萎缩之中,分析师预计巴西可能会在今年出现25年来最严重衰退。除此之外,多个亚洲、欧洲、非洲新兴经济体都在今年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速走软。
与增长放缓相伴而来的是,目前不少新兴经济体还面临着本币大幅贬值、全球资本逆转大势之下资本市场遭遇“失血”之殇、部分国家外债风险急剧攀升等不利因素。周四监测资金流向的权威机构EPFR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当周,投资者从剔除日本的亚洲市场以及多样化的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撤资的规模高达45亿美元。
各国货币政策背道而驰
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势头加剧之下,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步已成为大势所趋。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宽松风潮劲吹,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仍旧处在超级货币宽松的周期之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虽然各界对美联储何时开启9年多来首次加息的具体时点尚存争议,但年内加息的预期却不断增强。
周四,乌克兰央行将关键利率大幅下调300个基点至27%。在今年年初,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遭遇大幅贬值。乌克兰央行在3月不惜激进加息,关键利率从19.5%上调至30%,由此引发了该国物价快速上扬。乌克兰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该国通胀年率已经超过60%。分析人士表示,乌克兰本周大幅降息是其利率正常化的开始,年初的激进加息用以扶持本币并非长久之计。
与此同时,伴随着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预测和呼吁美联储9月加息的各界人士开始“重整旗鼓”。摩根大通国际集团主席、前以色列银行行长雅各布·弗兰克尔周三表示,如果美联储推迟加息决定,市场的反应将更为强烈。
(关键字:经济 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