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解读为何两个PMI“打架”:正说明外需疲软

2016-7-5 9:27:38来源:华尔街见闻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经济日报》文章认为,官方PMI和财新PMI的样本选择不同,所以结果“打架”,但都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都揭示出这一压力主要源于外需市场的疲弱低迷。

上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PMI持平5月,仍为50.1,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而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9.2,创三个月新低,且连续15个月低于临界值50.0。

中国经济网7月5日发布的《经济日报》文章指出,以上两个PMI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样本选择不同。国家统计局的PMI指标,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调查样本涉及大、中、小企业,也综合考虑了所处地区等因素。财新PMI的样本主要集中在出口型企业及小微企业。

上述文章称,从趋势特征看,两个PMI的反映是一致的,都体现出经济的下行压力,而且显示外需市场疲软和低迷,还指出:

由于出口型企业是财新PMI的主要样本来源之一,外需的低迷拖累了财新PMI的结果,其录得的数值也就明显低于官方的PMI数据。

上述文章认为,从两个PMI的结果可看出,

“受趋势性决定因素、短期的偶然性因素、季节性和外部输入性等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出现下行压力是正常的。”随着行业分化和结构调整加快进行,经济难免出现波动。“只要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波动,都属正常,不改变经济整体企稳的基本判断。”

此前华尔街见闻文章也提到,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评论财新5月制造业PMI时表示,由于外需萎靡,内需企稳薄弱,制造业短期内下行压力明显。其认为,防范经济加速下滑仍必需财政货币支持。

而民生宏观团队点评统计局5月制造业PMI称,经济边际减弱,但还不到触及新宽松的节点:3-4月是本轮经济复苏高峰,5月明显边际减弱,但由于房地产和基建项目投资的惯性,经济向下的压力不大,二季度仍将稳稳站在底限之上,再加上5月权威人士对“走老路”的否定,这意味着短期内政策宽松依然难有大动作。

(关键字:经济 制造业)

(责任编辑: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