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与中国经济不可同日而语 投资者应谨慎

2016-12-23 10:03:11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自11月8日晚,印度政府出台重大决策:市面上流通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纸币将从当日午夜24时停止流通。政府宣称此举是为了打击黑钱、假钞、腐败和恐怖主义行为。但印度政府“朝令夕改”的行为,让民众为这场“废钞”行动疲于奔命,甚至有人为此丧生。

孟买的一个新生儿,因为医院不接受旧钞,拒绝救治,错过了治疗时机,最终新生儿死亡。另有印度农民因为没有新钞买种子和肥料,眼看就要错过今年的光景,绝望之下选择自杀。

根据印度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印度11月综合PMI跌幅创下历史纪录至49.1,跌破50枯荣线,陷入萎缩。

印度拥有13.4亿人口,其人均GDP为1718美元。近50%的印度市民过着没有厕所、电力和自来水的生活。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有48%的孩子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这一数字高于全球任何其他主要国家。

现实中的印度与国际媒体所杜撰的印度完全相反,如果把非洲地区看作一个国家,那么非洲的各项指标事实上要优于印度。

著名印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指出,腐败已经成为印度行政和商业活动中的地方特色,“信息空白、社会宽容和检举困难的三重奏是帮助维系腐败文化的重要因素。”印度国内官员腐败猖獗,寻租现象比比皆是。据印度官方公布的一份有关“行贿成本”的报告,印度每个城市家族一年大约花4400卢比(约合人民币456元)用于行贿,而农村家庭的数字约为2900卢比(约合人民币300元)。

现在,拿印度和中国进行比较,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事实上,这种比较似乎非常牵强。中国的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还多。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印度绝对增长速度的4倍还多。如果经济增速保持目前印度7.5%,中国6.3%的水平不变,印度也需要超过135年的时间才能赶上中国的经济产出绝对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印度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的投资目的地。印度国内的储户已经溢价30%或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美元和英镑。印度政府仍然允许民众每年向海外转移25万美元的财产。

(关键字:印度 中国)

(责任编辑: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