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集团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1-10 9:51:57来源:红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3月,华菱集团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及省国资委的支持下,确定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华菱集团改革重组方案》,拉开了该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今年1月5日,该集团又启动三年振兴计划,突出改革工作重点,以打赢振兴企业的攻坚战。

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部挖潜47.4亿元

华菱集团改革重组方案又称为“1+2”方案。其中,“1”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是去产能和提质增效深化改革,目的是通过资产重组激活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去杠杆,通过金融资产证券化补短板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提质增效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实现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增强发展后劲。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义无反顾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协副理事长、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曹慧泉说。

2016年4月,华菱集团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先后完成了资产预重组、监管部门沟通、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债权银行沟通协调、公布重组方案、上报重组申请材料等一系列工作,将上市公司钢铁相关资产和负债全部置出到华菱集团,置入优质金融资产和集团节能发电资产。同时,发行股份购买财富证券等省内优质金融资产,将上市公司转型为“金融+节能发电”的优质上市公司。曹慧泉透露,如果重组成功,华菱钢铁净资产规模将由约70亿元增加到220亿元左右,集团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下降。

去产能方面,华菱集团按照《湖南省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方案》,计划从2016年到2020年,退出炼铁产能220万吨,炼钢产能390万吨。其中,2016年已退出炼钢产能150万吨。

针对钢铁主业包袱重、劳动生产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华菱集团制定实施了提质增效深化改革三年计划。按照“三级法人、两级管控”的组织架构设计,精简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近两年已平稳精简分流岗位人员1万多人,人工成本降低10%以上。预计2017年可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同时,华菱集团坚持以项目带动方式,通过降低工序成本、自发电创效、营销创效等八大措施,持续改进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信息化支撑的营销服务“三大体系”,2016年,华菱集团内部挖潜47.4亿元。

做大做强多元产业实现转型发展

曹慧泉说,华菱要做优做强,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改造、品种结构调整,商业模式创新来不断提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多元产业,实现转型发展。要重点发展钢铁产业链上的资源产业、现代物流、加工制造、金融服务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坚持推进市场化机制、专业化管理机制和团队职业化机制支撑体系建设,协助提升多元产业子公司资源配置能力、战略方向把握能力、创新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

按照“稳定提升成熟型产业,加快发展成长型产业,积极培育种子型业务”的思路,华菱集团优化资源组合与产业布局,分类推进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下属华菱津杉基金管理公司已开始实施经营者员工持股试点;节能环保公司整合省冶金规划设计院,并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改革工作。

多元产业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占集团总体收入比例提升至36.59%,实现利润6.34亿元。

实施三年振兴计划打赢扭亏脱困翻身仗

有专家认为,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和稳增长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的共同作用下,宏观经济运行将总体平稳,预计仍将延续L型走势。同时,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传统用钢行业需求难有显著提高,钢材需求不会有明显增长,钢铁行业回暖的市场行情持续有限。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可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曹慧泉说。

1月5日,华菱集团召开2017年度工作会议暨实施三年振兴计划动员大会,确定三年振兴计划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2017年重点突破资产重组、债务重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钢铁主业运营效率,盘活资产资源。第二步是2018年至2019年重点聚焦钢铁主业产品结构调整和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销售收入约14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超50亿元,初步具备冲击世界500强的条件。

曹慧泉说,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华菱发展,把华菱集团作为湖南省国有企业降杠杆促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加上钢铁市场深度调整后恢复性回升、集团公司战略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期等,这些都是打赢三年振兴攻坚战的有利条件。华菱集团将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坚定打赢三年振兴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字:经济 改革)

(责任编辑: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