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轧钢厂,干部职工主动作为、改变思路,深挖钢后潜力,达到了创新创效增效益的良好效果。
换个地方,又是宝贝。“U型托不能及时在固定的位置停止,造成链条被卡断,链轮卡脱落,严重影响成品过钢打包节奏。”棒二机修人员在接到精整人员报修后,迅速对现场损坏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是U型托上的电磁抱闸损坏,使U型托在进行下一轮的钢材输送过程中,由于惯性摆动,没有停在设定位置上。面对购买备件用时长,影响生产和面前的设备不能再次维修,机修段长吕江明,眉头紧皱。突然,他眼前一亮:“前段时间成品行车下线的废旧抱闸轮,咱们可以用啊,只要稍加改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兴奋的将这个想法告诉大家,说干就干,很快,新的抱闸就改造好了,在线试用,效果良好。看着生产线又重新过钢,吕江明对机修人员说道,“面对问题要多动脑筋,看似废品换个地方又是一个宝贝!”
无独有偶,笔者在7月份的岗位创新上发现一项比较有意思的创效方式。这项创新既没有对备件进行改造,也没有进行修旧利废,而是通过改变思路,创造出一个双赢的局面。
换个思路,费用减半。 “生产线上的剪刃消耗很大,剪刃维修必须要有专业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咱们自己的维修人员无法完成。”杨智林科长说道。“那按棒二线年产120万吨产量计算,每年得消耗80片剪刃,购买新的剪刃每片需要5000元,消耗非常大啊。”“是啊,所以,在分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改变思路,本着降低成本的目的,咱们自己修不成,就试试让别人修。”杨智林科长接着说道“经多次技术交流,发现通过其他专业厂家进行维修,修复后的剪刃可以达到新剪刃的过钢量,而维修费用只有新剪刃的一半,并且每一片剪刃可以重复修复三次。我们前段时间将棒二损坏的20片剪刃(上下剪刃)交给这个厂家进行维修,经试用,效果不错,能够达到新剪刃的过钢量。”“那按棒二剪刃消耗量,一年至少能创效10万元,两年之内就能减少20万元,而且还可以推广到其他两条棒材线上。”笔者拿着计算机一边算一边说“创效非常大啊!”“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在创新创效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啊!”杨智林科长幽默的说道。
(关键字: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