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 终结亏损 ――看攀长特2017年逆势扭亏“成绩单”

2018-1-25 10:39:27来源:攀钢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7年,攀长特共产钢21.2万吨、材34.89万吨,其中自炼钢成材16.75万吨,同比增长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6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412万元,同比增加1.99亿元。一举终结了长达20年的亏损状况。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着攀长特全体干部职工逆势奋争的信心与决心,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在责任落实和创新突破的旗帜下,一年来,攀长特人砥砺前行,在悬崖边筑起了一道道堤坝,阻止了企业滑向继续亏损的深渊。

困境中坚定信念 咬定目标求突破

在攀长特52年的历史坐标上,2017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背负着“巨额亏损”的包袱,经历着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肩挑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承受着外界的诸多质疑乃至唱衰……

扭亏为盈,这场仗究竟怎么打?必胜的信念才是成功的钥匙。但信念何来?

2017年2月23日,鞍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复平到攀长特指导扭亏脱困工作时强调,攀长特要树立新思维,瞄准高目标,敢于较真,拼字当头,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把特钢做大做强,并明确提出了“3525”“9795”两大工程奋斗目标。

“两大工程”的提出,既饱含着鞍钢集团领导对攀长特的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也凸显着攀长特作为特钢产业在集团战略格局中的特殊功能和地位。

围绕“两大工程”任务目标,攀长特进行了层层动员。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江宾掷地有声地指出:知难而退不是我们的作风,停滞不前不是我们的状态,安于现状不是我们的追求,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立志高远,挑战自我,新的纪录就将改写,新的极限就能突破,新的奇迹就会诞生!

在这场和时间赛跑的比拼中,该公司炼钢总厂以全工序的协调配合、工艺优化和科学管理为高效生产布阵。在原料环节,以精心配料保证钢水成分;以炉料小型化缩短冶炼时间;通过控制大块炉料配比、单块重量实现炉料同步熔化;提高车铸比例,缓解物流不畅;及时排查设备隐患并跟班处理设备故障,减少设备性热停工;在炼钢全工序实行“列车时刻表”制度,将电炉、LF炉、VD、VOD、浇铸至大包准备各个生产工序以标准工时进行确定,从而实现了各工序生产节奏稳定可控,工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该公司连轧厂在职工中牢固树立“多轧材轧好材就是为公司多创效”的观念,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狠抓成材及时入库,使重点品种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始终处于稳定受控状态,设备可开动率大幅提升,入库量大幅增长。

通过一年来全公司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攀长特围绕“两大工程”目标,细化指标分解,制定措施263项,建立了260个关键生产技术指标,初步实现了目标任务从管理者到职工的全员、全要素、全流程覆盖,有效保证了生产规模大幅度提升。

改变中体现担当 管理提升见真功

2017年8月2日晚,攀长特五号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一场基础管理整治行动在这里拉开序幕。会议充分曝光基础管理中的沉疴顽疾,彻底让“家丑”公之于众。

一幅幅生产现场“脏乱差”的图片,让与会人员汗颜;一张张布满表面缺陷的产品画面,让人触目惊心。紧接着,一个个问题拷问,激荡着全体干部职工的心灵。为什么对问题视而不见?为什么管理死角依然存在?为什么产品质量缺陷屡禁不止?为什么对检查出的问题不及时整改?为什么班组建设进程缓慢?为什么一些干部不能履行基本职责?

这样的专题会议,在进入2017年下半年后,每个月召开一次。通过公司联合大检查、专项巡查、单位自查的方式,让基础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无处藏身,生产现场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提升逐步向纵深推进。

炼钢总厂在料场整治上出实招,向旧习惯、旧面貌、旧环境宣战。针对三区大料场沉积多年的700多吨返回钢,该厂组织人力、物力,用两个月时间,分批次转运到二作业区料场。为使死库存起死回生、各尽其职,料场职工加班加点进行光谱分析,将一块块返回钢送入炉中。截至目前,已使用340吨积压返回钢,为公司减少外购钢铁料费用136万元。同时,突破常规,在料场兴建开放式的“超市”管理模式,对返回钢进行重新归类,用水泥墩将料场分隔成一个个“货架”,将返回料明目清晰、标识清楚地进行安置,有效提高了配料效率及配料质量。

一年来,基础管理提升工作在攀长特全方位强力推进,成为该公司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彰显着该公司干部职工努力改变现状的共识与担当。他们以“长期坚持必有回报”的信心,奋力拼争在实现生产经营绩效根本改善之路上。

实干中展现作为 加快发展启航程

2017年7月9日,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攀长特加快发展工作。鞍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向东要求攀长特抓住机遇,志存高远,快速行动,做细做实各项工作,努力推动企业经营改善,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品牌和品质国内一流、规模和效益国内一流、服务和服务质量行业一流、创新和创造永远一流的“四个一流”目标。

按照攀钢领导的要求,攀长特与市场赛跑、与同行争先,产供运销有效衔接,企业经营能力大幅提升,演绎了一场逆境中的“加速度”。2017年,炼钢平均日产炉数24炉,同比提高26.3%。通过实施A4、A15电渣炉改造,既增加了电渣产能,又拓宽了品种范围,全年电渣产量增幅达27.5%。强化供产运销衔接,严格推行按月度计划和合同交货期组织生产,全年合同兑现率为86.4%,同比提高1.35个百分点。

攀长特以高端为引领,推进“三四五”发展战略,按创效能力“排座次”,把产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领域集结,高端优势产品效益凸显。除在航天领域用材、高强钢市场、海装动力系统用钢领域拓展外,还在民用耐蚀合金管坯锻件、宽厚板、厚壁管品种上提升规模,实现了模具钢和不锈管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自2017年1月,攀长特击败了日本、韩国等国的竞争对手,为新款苹果手机外壳提供模具钢以来,中高端模具钢业务创造了一连串“纪录”:在半年完成2000吨苹果手机外壳模具钢订单后,2017年11月初又接下了该公司史上最大单笔模具钢出口订单。今年1至2月,攀长特耐蚀合金钢板材订货量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交货量。

该公司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效益。一年来,组建了6个新产品攻关队,开发新产品37个,突破关键技术2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项。

一系列“组合拳”,招招击中“要害”,让攀长特的转型升级有了依托、少了负担、多了动力,进而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大跨越。

面对2018年契约化经营任务,攀长特信心坚定,视责任书为军令状,凝聚共识再出发,动员干部职工坚决打胜这场攻坚硬仗,在极限考验中“强身健体”,在市场“洗礼”中全面提升,决心以生产经营绩效的根本性改善,走出生存险境,实现转型升级、快速发展。

(关键字:炼钢 鞍钢)

(责任编辑:0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