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华东钢材市场消息: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中小型电机生产企业因受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影响,陷入了困境,具体见下表:
单位:元/吨
时间 原材料名称 |
2010年1-2月主流市场价 |
基数% |
2011年1-2月主流市场价 |
增幅% |
冷轧硅钢卷 牌号:800*0.5*1200*C |
7150-7200元//吨(含税价) |
100% |
8300-8500元//吨 |
+16.99% |
电机转轴钢 45#碳结元钢 Φ20m/m-40m/m 长度6米-7米 |
4100-4150元//吨(含税价) |
100% |
5150-5250元//吨 |
+26.06% |
1号电介铜 |
57000元/吨左右(含税价) |
100% |
约7.2万-7.4万元//吨 |
+28.07% |
注:电机行业生产用QE或QEY电磁线是用电介铜先加工成43 m/m无氧铜行,再加工成电磁线,加工费约6000元老派6500元/吨未计在内。
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中小型电机行业使用主要原材料延误了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涨势,且有持续上涨的惯性,似乎原材料上涨看不到顶,电机行业是典型的“料重工不轻”材料密集型企业,硅钢片,电磁线、优质元钢,约占电机总成本70%左右,再加上电机行业是厂多点少,竞争相当激烈,其向下游转移涨价压力较为困难,而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则使部分下游之一“电介铜”(加工为电磁线)现货价已高于6万元/吨,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雪上加霜”。
业内有关人士在采访部分下游企业采购部长,他们还说:电机生产有一定的周期除少数客户支付一定的定金外,一般是先垫付采购资金,交货后,资金回笼多数要间隔1-3月甚至更长,即便支付现金占的比例也相当少,多数是支付银兑汇票(期限在3个月左右,也有6个月)而采购钢材必须“银货两讫”用现金,电机生产企业为将银兑汇票变理,要贴利息,而它的客户给它的银兑汇票多数是不贴息的,这“一进一出”成本又上升了。
二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大,出口电机价格上升,而国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生产电机又有一定的周期,外汇兑换人民币又“缩水”接订单吧,原材料涨价,到交货时亏损了,所以,有的电机生产企业只能接交货期相对较短的订单,长期的订单少接。
当然,在困境而前,电机生产企业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多生产环保认证电机,混合动力电机,提高产品的咐加值,增强电机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是加强对硅钢片市场行情分析,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剔除设计中的多余功能,比价采购,力争多消化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笔者认为:中低牌号无取向冷轧硅钢卷供大于求格局是不可逆转的,当前,中低牌号冷轧硅钢卷涨幅已经趋缓,随着新增产能上市(基本上是800牌号以下)低牌号冷轧硅钢卷下跌为期不会遥远了,因为市场上不可能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对此,下游企业试目以待。
(关键字:“高价位”原材料 生产企业 硅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