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把脉”钢市:内忧外患致利润微薄

导读: “2010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国内钢铁企业大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8日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当前困境主要是国外铁矿石涨价与国内恶性竞争等因素所致。
关键字: 两会 钢市 利润

“2010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国内钢铁企业大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8日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当前困境主要是国外铁矿石涨价与国内恶性竞争等因素所致。

刚刚缷任中国钢铁协会会长的邓崎琳表示,中国钢产量近几年快速增长,导致铁矿石进口量的激增,并带动国际铁矿石价格坐上云霄飞车。2002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经翻了几番。伴随着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

今年2月16日,工信部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钢铁企业进口成本增加了1960亿元人民币。国内钢铁企业大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就在工信部发布报告的前两天,力拓发布业绩报告显示,2010年,力拓全年净利润激增,达到创纪录的143亿美元。按当日的外汇牌价计算,一家力拓的净利润,比同年中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总额还要高出40多亿元人民币。

据测算,力拓和必和必拓这两家矿业巨头在铁矿石上的成本不足20美元/吨,而中国进口矿石的价格已经接近200美元/吨,极大地挤压了钢铁业的利润空间。钢材利润不到150元/吨人民币的中国钢铁企业,对此还不能轻易地说“不”。最大的需求量和最大的购买量,反而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受制于人的软肋。话语权严重缺失,铁矿石的价格谈判结果,很难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

此外,产能的严重过剩、行业集中度太低、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等行业弊病,进一步压缩了中国钢铁企业利润空间。中国去年的粗钢产量突破6亿吨,达到6.3亿吨,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内市场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推动钢材价格由升转降。再加上进口铁矿石的涨价,使钢铁企业每年损失几千亿元人民币。

到2010年,武钢集团本部的产能已达2300万吨,矿石自给率已经降至16%,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增加。再加上武钢地处内陆,加上内河的运输成本,比国内其他钢铁企业每吨又要高出100多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武钢敏锐地从中“嗅”出商机,启动海外资源战略尝试应对行业难题。两年多来,采取购买矿权、股权,合资、独资、参股等多种经营方式,投资开发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等国8个铁矿石资源项目,锁定矿石资源量数百亿吨。

邓崎琳表示,2010年已有220万吨权益矿从加拿大、巴西等国飘洋过海运抵武钢,武钢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洋矿主”。随着海外矿石资源逐步开发,未来3至5年,武钢将能实现矿石自给。

(责任编辑:0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