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硅钢市场周评(2011.3.7-3.11)

2011-3-11 16:13:13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环境

1. 2月份铁矿石进口4864万吨较1月份下降29%

海关总署3月10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月份进口铁矿石4864万吨,较1月份的6897万吨下降29%。

2月份铁矿石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1%。1至2月份的铁矿石进口量增长23%,至1.176亿吨。

2月份出口钢材248万吨,进口钢材102万吨。今年1至2月份,钢材出口量增长4.2%,至560万吨,进口量增长7%,至266万吨。

2. 商务部:钢价连跌两周 后期向下空间有限

3月10日,商务部网站公布商务预报显示,上周(2月28日至3月6日)国内钢材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6%,连续第二周回落,降幅比前一周扩大1个百分点。

商务部称,影响近期钢价回落的因素,一是供应增加。钢厂逐步恢复生产,产量明显增加,中钢协旬报显示,2月上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达180.04万吨,与1月份的170.3万吨相比,升幅达5.7%。二是市场库存大幅上升。据调查,3月3日,全国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量比2月初(农历春节前一周)增加53.9%,比去年同期增加13.3%。三是原料价格回落。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下跌,钢厂炼钢成本降低,监测显示,上周国内铁矿石价格比2月中旬下降4.7%。

商务部分析,预计短期内钢材价格仍有小幅下降空间,但随着建筑工程进入春季施工旺季,家电、汽车等行业产量继续增加,后期钢材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3.邓崎琳:节能减排更艰巨 法律法规要求更加严格

3月8日,斯凯孚集团(SKF)中国公司的行业经理马磊与自己的同事一道,在大连斯凯孚2011年中国技术日的现场,认真地介绍一个名为SKF DryLube(干式润滑)的轴承解决方案。

该方案面向全球钢厂,目标是帮助钢厂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可靠性,以及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在棒材轧机中,SKF DryLube轴承不仅使用寿命可以延长10倍以上、节约资金30万美元、测量温度降低50%以上,还因为消除了润滑油污染,所以更具环保优势。”马磊说道。

这不仅仅只是一次推广。因为,在这家全球轴承巨头的眼中,中国的钢铁行业除了遭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急需降本增效之外,通过对冶金设备的改善投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目前的重要挑战之一。

“十二五”开局之年,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也做了一个判断: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钢铁工业面临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法律法规要求更加严格。

国际影响

1. 国际国内价格倒挂 二季度煤炭进口或受阻

近期国际动力煤价格依旧保持高位水平,与中国南方大港相比,价格倒挂严重。冬季动力煤消费旺季接近尾声,国际动力煤需求也开始明显下降,而国内动力煤市场进口积极性也有所下降。分析人士认为,二季度煤炭进口或受阻。

据了解,本周秦皇岛港5800-6000大卡主流动力煤现货含税价格为820-830元/吨水平,而同期澳大利亚6000大卡动力煤运抵中国南方港口价格达到930元/吨,比国内同品质煤价格高出近100元左右;俄罗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860元,折合6000大卡人民币含税价格为938元/吨,较国内煤炭价格高百元左右。

煤炭动销协会专家称,中国动力煤进口仅作为补充,尤其是沿海电厂、钢厂,采购国际煤炭是以低价为参考点。而从近期的秦皇岛库存也可以看出,动力煤库存已经非常高,后期动力煤价格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二季度中国动力煤市场无利好政策支撑下,依然会面临煤炭资源宽松、用电量不旺的局面。二季度国际动力煤价格仍将继续倒挂,进口煤炭情况将受到阻力;同时动力煤市场随着夏季临近,二季度末将出现小幅微升态势。

2. 日韩之间钢铁价格拉锯战

由于韩国造船企业和日本钢铁制造商仍对钢铁价格谈判进行着的痛苦拔河,而这谈判的结果将影响和决定韩国钢铁制造商是否上涨钢铁价格。如浦项制铁就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

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日本钢铁制造商建成出口钢材价格的上涨。但韩国造船企业因为新造船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不想接受钢材价格的上涨。

日本钢铁制造商正在和韩国的大型造船企业如现代重工进行着价格谈判,将钢材价格上涨20%,从现在的800美元每吨上涨到1000美元每吨。

一位造船业内人士说:“新造船价格没有一点复苏的迹象。因此国内船厂未能接受日本钢铁制造商自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提出涨价的要求。”

同时,韩国的钢铁制造商对价格谈判投入很大的关注。这将是他们提高价格的一个参考。根据日本钢铁制造商和韩国船厂关于钢铁价格调整的谈判将影响到韩国本国钢铁制造商提价的规模和时间。

3. 日本进口铁矿石价格4月起上涨25%

日本媒体4日报道,日本主要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巨头就铁矿石和炼钢用煤涨价幅度达成初步一致,4月起日本进口铁矿石价格将较今年第一季度上涨约25%。

据《读卖新闻》报道,根据日本钢企与海外资源巨头的初步协议,4月起,出口日本的铁矿石价格约为每吨170美元,创历史新高。炼钢用煤价格约为每吨290美元,较第一季度价格大约涨35%,是历史第二高价位。

报道说,今年年初,铁矿石和煤炭主要资源国澳大利亚矿区遭受洪水袭击,产量大幅减少,同时,新兴经济体需求持续增加。受此影响,澳大利亚等地的资源能源巨头向钢企等贸易对象提出大幅涨价要求。

新日铁等日本主要钢企近期表示,受原料成本增加影响,钢企拟向用钢大户汽车厂商提出每吨钢材涨价2万日元(1美元约合82日元)的要求。

国内市场

本周国内冷轧硅钢市场价格继续走低,市场下行幅度较大,商家急于出货心理较重,资金问题又一轮展开。现阶段,市场材料竞争异常激烈,倒挂严重,600、800材料比较充沛,社会库存压力较大,销售压力激增。目前商家大都表示压力很大,出售心态较重,随着各种产线的产能实际释放,不同钢厂材料价格也就这压力潮而急转直下,价格战在年后第一轮开启时就显得一场激烈,中低牌号价格下行明显,市场供应面较宽,量比较大,风险性与日俱增,而面临高价位高风险的当下,需求不提振、库存没办法下滑,是让市场短期消极情绪滋生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价格上看,倒挂明显,主流价格报高无市场,急于出货,消库存,回流资金是目前很多贸易商首要问题,而10日马钢出台价格政策:无取向800及800以下牌号退补750元/吨,无取向800以上牌号退补500元/吨,现M50W8000.5mm*1200*C硅钢卷表列价为6630元/吨(税后7757.1元/吨)。全国各地市场价格均每日弱势运行,中低牌号变化明显。而据市场反馈,武钢四月份高牌号将减产,五月份有产线开始检修,预计出厂价格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本周上海武钢800均价在8140元/吨,较上周下跌了210元/吨,广州武钢800均价在8320元/吨,较上周下跌了230元/吨,武汉武钢800均价8120元/吨,较上周下跌了230元/吨。

1、   库存变化    2、需求状况   3、钢市大盘走势 

下周展望

影响硅钢未来运行的利好因素:(1)商家积极出货,促成成交(2)高成本资源陆续到达,支撑市场价格(3)社会库存维持低位运行

利空因素:(1)下游采购不积极,成交表现利差(2)产能不断增加,竞争异常激烈 3) 供需博弈后期加剧

本周的运行趋势表现出了节后市场猛增压力后的第一轮下跌行情,而目前价格下行主要是供需面上的问题显现,新增产能、钢厂价格、市场心态、厂家生产情况,种种问题的堆积,让短期内市场价格难以企稳。

(关键字:硅钢 周评 国内硅钢市场周评)

(责任编辑:0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