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二季度CPI仍高位运行

导读: 4月20日,在国经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二期“经济每月谈”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看,预计二季度CPI仍将高位运行。他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发展中国家通胀的根源。
关键字: 发改委 CPI

4月20日,在国经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二期“经济每月谈”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看,预计二季度CPI仍将高位运行。他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发展中国家通胀的根源。 

二季度CPI仍将高位运行   

周望军认为,当前中国价格总水平仍处于可控区间。3月份CPI高达5.4%,这其中来自于去年的翘尾因素占到60%。随着夏季到来,3月份肉禽蛋及其制品、水产品、鲜菜等居民必需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下降。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由于各地已经开始实施房价目标责任制,房地产价格已经有所松动。这说明今年新涨价因素中占主要成分的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有可能稳中趋降,但受去年翘尾因素影响,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的背景下,周望军预计二季度CPI仍将在高位运行。   

周望军表示,目前当务之急是“两保一稳”,即保障市场供应,保证群众生活,稳定通胀预期。3月初,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要求各部委今年年底前要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目前,全国已经有18个省市区建立了这个制度。

输入型通胀影响日益显现   

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问题仍在发展,美联储今年3.15日决定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自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日本央行为了稳定经济,已经向市场注资51.8万亿日元,日本政府近期准备再发行10万亿日元债券。   

4月8日,部分原油价格每桶涨到了126.65美元的高点,同时国际市场的粮食、大豆、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前3个月中国进口的原油、大豆、煤炭、铁矿石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4.5%、25.6%、21%和62.6%。   

周望军认为,流动性过剩推升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发展中国家通胀的根源,输入型通货膨胀对中国影响日益显示。   

3月份,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阿根廷、越南这些国家物价同比分别上涨了6.3%、6.7%、0.5%、0.7%和13.9%。尽管4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基本利率由1%上调至1.25%,但周望军认为,在美国、日本采取有效行动之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局面难以根本扭转。   

从国内方面看,市场需求旺盛,通胀预期增强与成本上涨导致CPI持续高位运行。3月下旬,中国日均发电量已达128.04亿千瓦时,接近去年7月份的峰值,3月份中国沿海运价指数达到了1575.72,环比上涨27.5%,周望军认为,中国实体经济领域需求旺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价格上涨。(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0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