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大对中国机电产品采购数量

导读: 日本 机电产品 采购
关键字: 日本 机电产品 采购

“3.11”日本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危机后,日本经济的走向备受关注。业内普遍预测日本市场短期内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灾后重建将产生巨大需求。

本届广交会吸引了包括日本大型连锁超市TRIAL公司等众多采购商到会。据统计,开幕前两日到会的日本采购商已经多达1239人,比上届同期增长16.89%。截止17日,日本采购商共到会1575人。

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姚文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广交会反映的情况看,日本企业对中国电动自行车、水泵、柴油发电机、五金工具等产品的需求量有了明显增长,尤其是太阳能手电筒供不应求,“这些对于推动中日贸易增长有积极作用。”

日方采购量有增无减

TRIAL公司是销售额在全日本排名前列的大型连锁超市,本届广交会派出约100人的采购团队,预计采购金额达300万美元。该企业海外开发担当高峰表示,目前日本国内物资紧缺,需求极大,未来采购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日本国内急需的毛毯、手电筒、电池、食品等物资将是本次广交会采购的重点。“特别是未来半年,随着重建展开,我们的采购规模会大幅提高。”

日本堂吉诃德株式会社负责人朱秋梅对记者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说,目前日本国内十分混乱,一些普通小电器等订单可能会被取消,但对日常生活必需品采购量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像太阳能手电筒、应急灯等物品是日本国内急需的,我们近期需要大量采购。”朱秋梅说。

“据我所知,许多柴油发电机、太阳能手电筒等产品已经缺货。”姚文萍接受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部分国内参展商对口研发,希望生产的商品能满足日本市场的需求。出口额达十亿美元的重庆美心集团是国内造门行业的龙头企业。该集团副总裁仪文表示,日本地震之后,该企业已着手研发针对日本地震灾区的产品,“我们从门的重量、材料间隙以及抗震能力等多方面考虑,设计了新产品,预计日本灾后重建我们将可以获得大量订单。”

不过对于此前关于日本震区部分企业可能有向周边国家转移的分析,姚文萍表示,日本目前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谈论产业转移问题为时尚早,即使未来有向中国转移的可能,所占比例也不会太大。

机电行业未受重大影响

在广交会上,数家持日本订单的企业向记者反映,震后不久,公司已接到日本订单被取消的消息,他们预计短期内日本市场不会有好转。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楼琦峰就表示,受地震影响,该公司不少日本订单被取消或延迟交货,造成不小的损失。但与此同时,不少企业也对记者表示,灾后重建将是一个难得的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

不过,姚文萍表示,中国机电行业虽然遭受一定冲击,但全行业生产基本正常,未受到重大影响。“地震发生后,日本企业供货速度和生产周期都受到影响,但从一个月的情况看,地震对中国相关企业特别是机电类企业产生的连带效应并没有此前市场想象的大。”

她说:“事实证明,在日本提供的部分零配件甚至一些核心零配件缺乏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有能力寻找到替代性产品,即使在有些行业和有些领域,比如液晶面板的匮乏,也可以从韩国等市场寻求到一定数量的替代品。直到目前为止,商会没有收到一家大型企业报告说因为日本方面供应的短缺而被迫完全停止生产的。”

中国机电商会拥有的会员超过10000家,其中不少是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姚文萍说,这表明中国企业今年来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应对国际市场突发因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她说:“核心零部件的短缺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表明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企业能够调配全球资源,展开紧急调整,并且这种调整不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这和以往相比是一大进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