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大中拖拉机发展呈八大趋势

导读: 2011年 大中拖拉机 趋势
关键字: 2011年 大中拖拉机 趋势

我国主要拖拉机生产企业销售各种型号的大中型拖拉机3.16万台,同比增长5.09%。其中国内市场销售2.92万台,同比增长2.26%;出口市场销售2286台,以65.29%的增幅大幅增长。1月份的市场表现释放出今年大中型拖拉机市场信号:继续演绎高位盘整大戏。纵观全年的发展过程,或将将呈现出八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固守高位,持续盘整。

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近年发展迅猛,呈现出强大的扩张势头。尤其2004年以来,在逐年增长的农机补贴推动下,发展迅猛,连续6年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最高增幅2005年达到91.4%。自2006年打造了年度销售20万台的高位平台,之后虽然在2008年出现增幅递减的现象,但年度销售量依然保持高位。09年、10年连续两年在30万台高位徘徊,增幅回落,预示着我国大中型拖拉机高位盘整期的来临。

形成高位盘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几个原因值得关注。

首先,市场刚性需求减弱。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在经历了2005年~2010年连续6年的高位运行下,市场保有量迅速增长,截止到2010年已逼近400多万台。随着保有量的剧增,拖拉机的作业时间减少,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农民的拖拉机收益递减,二是拖拉机生命周期延长,更新趋缓,从而制约市场的持续扩张。

其次,收割机对大中型拖拉机的拉力降低。我国联合收割机近年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2009年出现飚量。2010年虽增幅有所下滑,但市场消费量依然居高不下。同时市场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自走式收割机快速发展,背负式收割机逐年缩减,由此对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的拉力在降低。

趋势二:出口精彩依旧,或将超过2008年水平。

在去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出现恢复性增长,今年1月,又有不俗表现,同比增幅高达65.29%,拉开了今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出口市场增长的序幕。

从我国轮式拖拉机出口发展历程分析,近两年可谓大起大落,2009年我国拖拉机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口跳水。2010年是我国拖拉机出口全面复苏的一个时期,但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的最高水平,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由此,我们可以断定,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我国轮式拖拉机自身竞争优势的增强,2010年将是我国大中型拖拉机抢占出口失地的一年,必将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

趋势三:竞争日趋激烈,集中度或将冲击高点。

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近年呈现出加速整合的趋势,2010年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销售前五名的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国际重工、东风农机、迪尔宁波和马恒达盐城悦达生产企业占据了全部份额的72.7%,同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凸显高集中度的特点。

2011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的竞争将出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围绕争夺农机补贴资源展开;第二,竞争的手段集中体现在公关上,其次围绕品牌进行,再次是价格竞争;第三,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进一步加速我国拖拉机产业的整合;第四,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压低企业的利润空间。譬如新进入者希望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会推动行业洗牌。

趋势四:大型拖拉机高位运行。

近年来,我国中型拖拉机由原来主力机型25马力逐渐过渡到40马力。大型拖拉机变化更加明显,以每年增加10个马力的速度递增,由50马力上升到去年的90、100马力。今年1月份这种上延趋势进一步增强,100~130马力同比增长42.93%;130~160马力增幅达到了117.27%;160马力以上增幅更是高达170.69%。

2011年市场我国的大型拖拉机市场将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在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大型拖拉机市场还将高位运行;第二,新疆、黑龙江、内蒙以及中原诸省将成为我国大型拖拉机市场的主要需求区域;第三,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崛起,为大拖近两年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这些消费群体的购买动机就是为了利用农机进行经营活动,由此决定了他们购买的拖拉机以大型为主,因为大型拖拉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高;第四,大拖代表了我国拖拉机市场的发展方向,随着农机耕地形式的变化及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机补贴的引导,未来几年,我国大型拖拉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

因此,我国大型拖拉机发展将呈现出3个突出特点:一是市场总量需求将高位运行;二是增幅将回落;三是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马力需求向上延伸。

趋势五:中型拖拉机市场内部结构继续优化。

2000年~2010年,我国中型拖拉机市场除2008年出现下滑之外,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通道中。2005年增幅高达82.3%,成为增幅最大的一年,此后年需求总量在逐年增长,增幅开始下滑。直到2009年再度出现飙升。预计2011年需求绝对量将继续小幅增长。

增长动力来自:第一,农机补贴将继续推动中型拖拉机市场发展。第二,梯度更新,随着中拖取代小拖步伐的加速,中型拖拉机市场空间依然较大。第三,边远市场的崛起。近年,随着我国农机补贴的逐年加大、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我国农机化水平不断飙升,固有的潜在需求在甘、宁、内蒙、川、贵、桂等区域逐步被激活。

趋势六:创新将成为拖拉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创新已经成为我国许多拖拉机生产和流通企业的主旋律。去年,中国一拖知识产权管理取得重大突破,共申请专利108项,发明23项,实用新型69项,外观设计16项,明显的加大了创新力度。

无独有偶,福田雷沃国际重工2010年大力推进欧洲和北京研发中心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完善研究体系,基本搭建起欧洲、北京、山东三大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研发格局。大喂入量收割机、300马力大型拖拉机相继问世。

五征集团的创新步伐也在加快,去年共申请并受理专利60项,其中22项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内容涉及汽车、三轮汽车、农业装备和电动车等产业项目。五征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制定目标奖励和期权奖励等政策,连续5年拿出超过100万元,重奖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贡献突出的员工,调动了科研人员和普通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吉峰农机股份公司在流通领域创新经营模式,自2009年上市后,该公司在短短两年内即拥有直营连锁店150家、县镇经销服务网点1000余家,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梯级连锁营销网络体系,涵盖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机连锁销售企业。

趋势七:区域市场被锁定。

我国农机消费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统计显示,我国大中拖主要消费市场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和新疆、内蒙等区域,这些区域2010年销售量排在前十位的企业共销售17.5万台,占需求总量的73.35%。

从需求角度分析,2011年大中型拖拉机主流消费区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会局部微调。预计新疆、山东、河南等市场会出现增长,吉林、广西、四川等区域或将出现小幅下滑。

趋势八:价格将稳中趋升。

随着上游产品,诸如钢材、橡胶等价格的上涨,我国农机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成本压力,预计2011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的价格运行将呈现出稳中趋升的特点。

首先钢材价格上涨将推升拖拉机制造成本。统计显示,截止2月28日,全国钢材综合价格、长材价格、板材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升24.0%、26.4%、20.5%。从全年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大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铁的快速建设等需求都将拉高钢材价格,这些因素将加大大中型拖拉机的成本压力。

其次,橡胶价格上涨将提高生产成本。进入2011年,天然橡胶价格继续处于高位。1月20日,沪胶每吨冲破了4万元大关;到2月9日,沪胶又上涨至43500元每吨的历史新高。2月21日,云南国标一级天然橡胶批发均价首次冲到42400元每吨的高点,创下60年来新高。橡胶价格飙升将进一步推高拖拉机的轮胎价格,提高拖拉机制造成本。

最后,从我国拖拉机近年的价格走势分析,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大中型尤其是中型拖拉机的价格增势并不明显,许多生产企业利润不足2%,有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推行低价策略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其利润更低。这些因素也决定了2011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的价格走势将呈现出稳中趋升特点。

总之,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大中型拖拉机持续市场变革的一年,有希望也有挑战,但其根本趋势不会改变,即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将借农机政策的东风,平稳健康的发展。(机电商情网)


(责任编辑: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