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评:国际商品全线大挫 玉米收涨

导读: 国际商品 玉米
关键字: 国际商品 玉米

4日国际商品全线回调,原油跌破110支撑线,基金属整体大幅下探,农产品多数走软唯供应吃紧支撑玉米盘中收涨,盘面来看,基本面多空不一,预计短期或将维持整理走势。

纽约汇市4日,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下挫至三年低位,且美元前景进一步黯淡,因意外疲软的经济数据支持2011年美国利率将保持在低位的预期。纽约尾盘,美元指数下跌至72.696,为2008年7月以来最低。欧元兑美元报1.4829美元,3日尾盘为1.4826美元;美元兑日圆报80.61日圆,3日尾盘为80.97日圆;欧元兑日圆报119.47日圆,3日尾盘为120.03日圆;英镑兑美元报1.6489美元,3日尾盘为1.6483美元;美元兑瑞郎报0.8616瑞郎,3日尾盘为0.8612瑞郎。

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供应管理学会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份的57.3降至52.8。美国4月ADP私营领域就业人数环比增长17.9万人,经济学家对此的平均预期为环比增20万人。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经济学家Thorsten Polleit表示,市场中仍然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投资者依然担心国际信贷危机,瑞郎作为避险资产从中受益。有关瑞士央行将会升息的预期也为瑞郎提供了上升动力。

美国股市4日收盘连续第三日走低,因4日公布的几个经济数据疲弱令股市投资人对升势是否能延续愈发不安。此外,大宗商品价格走软及表现不佳的公司业绩报告亦拖累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3.93点,收于12,723.58点,跌幅0.6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3.39点,收于2,828.23点,跌幅0.4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30点,收于1,347.32点,跌幅0.69%。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和Nasdaq市场的总成交量为约86亿股,为3月18日以来最,高于2011年迄今77.4亿股的日成交均值,也高于2010年84.7亿股的日成交均值。美国薪资服务提供商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4日公布,4月的ADP私营领域就业环比增长17.9万。据调查,经济学家对此的平均预期为环比增20万。3月的ADP就业环比增20.1万。ADP就业数据欠佳令市场担心6日的非农就业数据。

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4日收盘跌破每桶110美元,因数据显示美国4月29日当周商业原油库存增幅大于预期。NYMEX 6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下跌1.81美元,至每桶109.24美元,跌幅1.6%。在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其他交易中,6月RBOB汽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下跌0.69美分,至每加仑3.3225美元,跌幅0.2%;6月取暖油期货跌4.78美分,至每加仑3.1430美元,跌幅1.5%。ICE 6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1.26美元,报121.19美元/桶,跌幅为1.03%。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4日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回调,受累于商品市场的全面抛盘。交投最活跃的CBOT 7月大豆期货收跌11 3/4美分,跌幅0.9%,报收于13.52美元/蒲式耳。CBOT 7月豆油期货收跌0.9%,报收于57.17美分/磅;CBOT 7月豆粕期货收低0.7%,报收于352.50美元/短吨。尽管有长期基本面因素的支持,但市场未能免于跌势,种植延误的影响退居次席,投资基金平仓了结商品市场成为主导。出口需求放缓仍是支持大豆上扬的基本面障碍。南美大豆丰产正在降低美国大豆的出口需求。南美的新供应加剧了全球出口的竞争,低价的巴西大豆是美国供应的一个诱人替代。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4日逆市收涨,受益于供应吃紧担忧。大型对冲基金削减风险敞口引发商品市场全面遭遇抛售,能源和金属市场延续了3日重挫的跌势,令谷物市场一定程度上承压,进而限制了玉米期价的上涨空间。交投最活跃的CBOT 7月玉米期货收涨5 3/4美分,涨幅0.8%,报收于7.29 1/2美元/蒲式耳;新作12月合约收高4美分,涨幅0.5%,报收于6.65 1/4美元/蒲式耳。乙醇期货走高,CBOT 7月乙醇期货合约收涨12美分,涨幅0.5%,报民于2.639美元/加仑。

美国小麦期货4日收盘跌至近期交易区间的下端,跌逾2%,因商品遭受全面抛盘及堪萨斯小麦田间巡查报告显示收成可能良好。交投最活跃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 7月软红冬小麦期货收低21 1/4美分,跌幅2.7%,报收于7.72美元/蒲式耳。由于投资者削减风险头寸,能源和金属市场下挫,谷物市场卷入商品范围的多头清仓。堪萨斯交易所(KCBT) 7月硬红冬小麦期货收跌2.3%,报收于8.77 3/4美元/蒲式耳。商品的全面抛盘盖过了支持性的作物担忧,在冬小麦作物形势下滑及大平原北部湿冷的天气延误春小麦播种背景下,减产威胁未能对价格予以支持。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金属4日收盘全线下跌,因担忧中国抑制通胀的举措及美国经济数据疲暗示全球两大消费国的需求或放缓。4日下午混盘交易时段结束时,LME 3月期铜收盘下跌227美元,跌幅2.4%,为3月9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报收于9,123美元/吨。早些时候,期铜触及日内低点9,080美元/吨,为3月15日以来最低。中国股市沪综指跌至逾两个月新低,投资者继续消化中国将有更多收紧政策举措及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的预期,打压期铜市场人气。

基金属全线重挫表明基本面相对疲软。期铅收跌54.5美元,报收于2,454.5美元/吨;期锌收跌50美元,报收于2,190.0美元/吨;期铝收低44美元,报收于2,752.0美元/吨;期镍收盘下跌1,490美元,跌幅5.5%,报收于25,810.0美元/吨。期锡收盘下跌1,345美元,跌幅4.2%,报收于30,950.0美元/吨。支撑期铜上涨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犹存,即铜供应依然是问题。欧洲最大铜矿商Aurubis一高级经理指出,预计2011年铜整体需求仍然强劲,期铜价格将再度触及10,000美元/吨。最新数据显示,LME铜库存触及11个月高位,第二季度迄今持续攀升。第二季度通常是铜的需求旺季。(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