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中重返家电战局:国美下一步看我的

导读: 张大中 家电 国美
关键字: 张大中 家电 国美

 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

从2011年3月10日算起,今天是张大中在国美履新的第58天。

45岁创办大中音响城,进入家电零售领域;51岁成立大中电器城,2004年大中电器城达到80亿元销售额;2007年,59岁的张大中以36亿元将一手创办的大中电器全部股份卖给国美“终于离开了竞争激烈、非常复杂的局面”。

国美前董事局主席陈晓曾说,张大中不会再参与到家电这个行业中来了。卖掉大中电器后,张大中将主要精力放在金融证券、商业连锁等细分领域的投资,逐渐淡出家电业。

然而,当陈晓与黄光裕最终决裂、黄氏家族向张大中抛出橄榄枝后,张大中归来———从企业家到投资人再到职业经理人,做了四年家电“局外人”的张大中以国美董事局主席的新身份回归家电业。

“黄主席与陈主席的故事大家基本听完了,下一步该我干活了,下面就是干活的故事了。”张大中日前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坦言,他来操盘这个企业,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让国美继续担当领航者的角色。

【谈履新】国美需要,本人乐而为之

南方都市报:3月初,国美宣布您接任陈晓成为国美新董事局主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非常意外,什么原因让您去接受这个风口浪尖的职位?

张大中:接受国美董事会邀请的时候,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国美电器是中国家电市场的领航者,对中国家电市场现代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我对国美非常熟悉,2004、2005年的时候,大中和国美都是近距离竞争,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壮大,所以董事会向我发出邀请,我觉得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荣幸。而这个行业我也非常熟悉,国美董事局主席这个职位,也让我的一些特长、爱好能够继续发挥。

国美仅仅有点小的意外,我想,在本人和董事会、执行层通力合作之下,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将国美锻造成在世界上受人尊敬的企业。

南都:您和黄光裕、杜鹃夫妇熟悉么?

张大中:杜总我不太熟悉。对黄光裕先生,我也主要是在竞争过程中了解的。他是个非常敬业的企业家,黄先生打造的企业聘请我,我觉得用北京话讲,人家看得起你,咱们应该给面子是不是?

南都:很好奇,您和黄光裕当年是如何竞争的?

张大中:举个例子,2004年前后,黄光裕有间2000平方米的店,我的大中店在玉泉路,有1万平方米。他是卖彩电出身,我是卖音响出身,我彩电只占销售额5%,北京城已经快被他垄断了,那我怎么办?干脆我把彩电的价格定得比你国美还低吧!我只有比你低我才能赢你,同时我低我还不能赔本,我就买1000送100,100块钱在我店里买别的东西。

我一下子就让黄光裕头疼了!他马上明白,2000平方米的店不行,必须得丰富门类。他知道,大中之所以能这么干,是因为店面大,商品种类丰富。黄光裕学得很快,后来他在全国开店的时候,全部是5000到1万平米了。

我们是在竞争中切磋,你一招我一式,一看就明白。

南都:从创业到投资,现在又回来做企业,怎么看这种角色转换?

张大中:2007年大中卖了以后,我这几年主要是搞一些投资。做过企业的人去做投资,你会对企业看得更清楚——— 一看就能够看出来,这个企业在老板领导下,未来的前景会怎么样。你投资的准确度,比基金经理还可能要高一些。比如我们最近做了一些投资,包括万达这样的大型企业,还有一些未来在中国的某些领域都会有影响力的项目。

应该说,搞投资比做企业要轻松,因为做企业事无巨细,非常繁重。我原来也是创始股东,在整个企业的规划、发展这些方面有特长。国美电器的股东们也希望我在企业未来发展上多做一些规划性的工作,另外能够将大小股东的利益和管理层的利益协调好 。具体细节不便透露更多。(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