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风电基地遭遇并网难 能源局拟分散式接入

导读: 风电 并网 能源局
关键字: 风电 并网 能源局

 20日,国家能源局透露,正在探索发展风电分散式接入,并计划在近期发布通知,鼓励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尽可能多地开发风电资源。

  南都记者综合采访获悉,此前由于风电并网困难且风险、成本均高,限制了我国风电的发展。跟西北地区分布式大风电场相比,分散式小风电场对风力和电网的要求都较低,可望突破电网瓶颈。不过,要促进风电使用,依然得从价格补贴入手,解决并网难题。

  八大风电基地遭遇并网难

  20日,国家能源局透露消息称,正在探索发展风电分散式接入,以让中国风电发展突破电网建设滞后的瓶颈。并计划在近期发布通知,鼓励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尽可能多的开发风电资源。对于有条件进行分散式接入的风电大基地,国家能源局也持鼓励的态度。此前,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此前已表示,未来我国将不再一味发展大型风电基地,也鼓励分散式开发。

  国家能源局的上述表态,意味着我国不再单一发展大风电基地,而转向分散式小风电并举。我国在2008年开始建设风电大基地,迄今已建设了八大风电基地。但由于电网建设滞后,风电并网困难、弃风严重、事故频发,不仅让风电企业蒙受损失,也导致资本市场不看好风电产业,限制了风电行业发展。

  “对使用者来说,风电是清洁能源,但对电网来说,风电是垃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 专栏)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分析,由于大风时起时息时有时无,因此风电很不稳定,输送到电网时,引起事故的风险较大。同时,为了保证使用者用电稳定,不至于时时停电,电网在接收风电时,必须备份其它电能,随时填补“空缺”。

  林伯强表示,分散式小风电,对风力要求和电网的要求都较低,发电量也较小,所发的电可就地消化,跟大风电场相比,给电网带来的压力要小一些。而我国此前发展的分布式大风电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对风力要求高,发电量大,要通过电网大规模长途运输到其它地区来使用,对电网的要求高。

  分散式成本高,电网积极性或低

  根据我国《电力法》规定,只要风电连上网,电网就应全额收购。目前,风电连上网,尚有技术问题。相对而言,小风电上当地电网,比大风电接入电网长途运输,要容易一些。国家能源局人士表示,如果现在建设风电大基地的地区具备搞分散式接入的条件,国家能源局也将鼓励其发展。由于这些地区离负荷中心比较近,而且在配电侧上网对电网的影响基本上是零,完全可以搞分散式接入。

  不过,跟分布式大风电场相比,分散式小风电场的发电成本更贵,或仍将制约风电的使用。林伯强表示,风电的成本较高,大风电场规模大,得以降低成本。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风电上网价也要5毛多每千瓦时,而火电只要3毛多每千瓦时。分散式小风电场发电量小,成本会更高,接入电网后,成本由谁承担,将是个问题。

  因此,林伯强认为,要发展分散式小风电,应该首先解决并网的问题。除了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外,要让电网愿意接受风电。因此,如果不提高电价的话,那就应该给予电网补贴。(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