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奠基

导读: 绚丽的焰火绽放在京城上空,多彩的礼花奏响发展的乐章。24日上午,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奠基仪式在北京“未来科技城”隆重举行。武钢要将其打造成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建设成为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多功能、开放型研发基地。
关键字: 武钢 北京 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

绚丽的焰火绽放在京城上空,多彩的礼花奏响发展的乐章。24日上午,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奠基仪式在北京“未来科技城”隆重举行。武钢要将其打造成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建设成为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多功能、开放型研发基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与武钢党委书记王振有参加奠基仪式并为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揭牌。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玉平,北京市昌平区区委书记侯君舒,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才让,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孔建益,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邵新宇以及北京市、昌平区政府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中国电信集团、鞍钢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等14家中央企业的领导参加了奠基活动。奠基仪式由武钢总工程师傅连春主持,武钢人力资源管理总监李建民参加奠基活动。

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是武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一流钢铁企业集团,引领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而在北京“未来科技城”建设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将以未来冶金科技、功能材料、能源环保、制造技术研发及相关新兴产业研究为主导,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成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多功能、开放型研发基地。取得一批武钢独有核心技术,形成未来5至20年的核心技术战略储备,全面提升武钢核心竞争力,确保武钢战略产品引领未来钢铁市场。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玉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中央企业在北京集中建设“未来科技城”,是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大举措。国家将“未来科技城”总体定位为“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的开工,标志着“未来科技城”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与武钢的合作,大力支持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建设,并竭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将成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将为武钢“十二五”科学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振有在奠基仪式上讲话时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武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推进第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国家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武钢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实现发展方式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建设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正是充分利用首都北京的区位、政策优势,推进武钢“三个转变”,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对武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一流钢铁集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兼收并蓄世界钢铁行业一流研发力量,着眼未来冶金技术、功能材料、能源环保、制造技术研发等前沿技术研究,尽快取得一批行业核心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在奠基仪式上,北京市昌平区区委书记侯君舒,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也发表了致辞。期待武钢(北京)新材料研究中心尽快取得一批前沿技术成果,开发出新一代的钢铁冶金产品,形成一支国际知名的专家人才队伍,推动民族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00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