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沉疴重重水电备受争议 电荒越来越成为常态

导读: 火电 水电 电荒
关键字: 火电 水电 电荒

 战“电荒”

  火电沉疴重重,水电备受争议,核电脚步放缓,新能源发电尚难担大任,电荒越来越成为“常态”,这是否会成为压倒中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沙江上,坚定的水电拥趸们在新战场赢得了胜利。根据三峡集团近期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4座巨型水电站将在这里崛起。其规划装机规模近430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约1900亿千瓦时。

  中国水力发电利弊之争正处于白热化,此消息无疑刺激了许多人的神经。刚刚结束的大旱给了他们反对的理由:水电也要“靠天吃饭”,且不论巨型水电站是否导致旱灾,一旦大旱发生,它们远远不能发挥设计图纸上的完美功能—50年不遇的大旱,恰恰是7年以来最严重“电荒”的导火索之一。

  这种争论实际折射了中国电力供应进退维谷的尴尬。僵硬的体制已将电力乏力的因素无限放大,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翟若愚曾说,如果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改革,2011年火电企业仍将继续亏损,并有可能出现2004年拉闸限电的局面。这番话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实际上,对业内人士来说,这甚至算不上是个预言,而是毫无悬念的事实。

  问题远非煤电联动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对整个电力产业链进行系统改革。火电沉疴重重,水电备受争议,核电脚步放缓,新能源发电5年之内难担大任,因此电荒可能成为“常态”,非但年年来访,而且不分淡旺季。

  对于已面临诸多新压力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不啻于一场梦魇。“企业要倒起来是非常快的!”湖南一家工业公司负责人大声告诉本刊记者,他的企业已因为缺电而影响对客户供货。“幸好之前还有存货。如果缺电时间更长,交货时间拖延得更久,客户将大量流失。”

  6月初,本刊记者赴湖南、广东等多地调查电荒情况,恰逢旱涝急转,目睹多个水域一夜之间恢复生机,继而暴雨成灾,电荒却由此得以缓解。不过,无论电厂还是企业,心中都清楚,它们必须要掌握“电荒时代”的生存技巧。

  苦苦挣扎

  对于湘潭钢铁厂的管理层而言,今年5月恐怕是他们最不愿回忆的一段时间。由于缺电,该月直接损失达1.9亿元。

  这家钢铁厂是湖南最大的制造企业华菱钢铁(4.13,0.05,1.23%)的子公司,也是湘潭用电大户,其用电量占到整个湘潭的1/3。

  “4月份压电就变得特别厉害,从4月底开始,轧钢厂就全停了。”湘钢能源环保部部长何峰说。轧钢属于后半段工序,其耗电很大,停工也是迫不得已。由于无法轧制钢材,湘钢库存里堆放的都是一些中间产品,根本无法向客户交货。

  “全公司接二连三地为用电开专题办公会,用电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何峰苦笑了下。

  “可以预见,虽然现在水电发电量也上来了,但接下来几个月是用电高峰期,‘电荒’情况可能更加严重。”他深为忧虑。2008年冰灾造成的缺电仍记忆犹新。“那次停电给工厂设备造成的损害现在还没完全恢复。可那一次是自然灾害,属于急性发作,而现在的‘电荒’我却看不到尽头。”

  湖南水电装机占到电力总装机的40%以上,今年前5个月,湖南水电日均发电量比往年减少40%以上,是电荒重灾区之一,电力缺口一度达到1/3。即使省会长沙,用电也极其紧张。大批企业需要错峰用电,所有路灯减半开启,景观灯也停止使用。进入6月后,随着几轮强降水才稍有缓解。

  “看不到尽头”最令人担心。对于珠三角的一些企业主来说,他们更加焦虑。章先生是一家民营机械设备公司高管,他的公司位于深圳宝安区。如今,每周三日的断电已成了公司例行程序。停电前一天,他总会收到供电局发来的短信:“尊敬的用电客户,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明日用电预警信号为橙色,表示电源有较大缺口,请发布黄色预警信号时错峰日为星期三、星期五的客户务必自觉停止生产用电。”

  这些短信的口气礼貌而坚决,章无计可施,尽管知道不会有什么效果,他还是经常揣着渺茫的希望把短信转发给企业协会负责人,希望对方能和电厂代为斡旋。

  “一个星期停三天,周一、周三和周五,连调班都很困难。”章先生感叹,他的公司员工已开始罢工,因为不开工,员工工资就会减少,这给公司运转带来了极大困难。“现在连生活用电也停掉了,晚上只能点蜡烛。”

  章所面临的局面在广州、深圳等地相当普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人士透露,1—5月全省实际负荷需求已超过7100万千瓦,接近去年最高水平。而三季度,用电需求还将剧增,预计最高统调负荷需求将达到7800万千瓦。

  目前经信委也正在加强运行调控,如东莞市按照全市平衡、总量控制的原则,按季度制定“市保用电企业”名单。市保用电企业原则上每周错峰轮休比一般企业减少一天。纳入市保用电名单的企业达135家,保用电负荷共58.78万千瓦。

  即便是这些保用电企业,其用电量也并非高枕无忧。深圳市工业巨头比亚迪(31.19,-0.32,-1.02%)正在为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全力以赴地生产电动汽车,目前时间已不足两个月。即使如此,据悉承担关键工作的动力电池事业部在每周四仍必须断电停工。

  也有少数大中型企业考虑从供电局直接拉专线,家电企业艾美特就是其中之一。其副董事长蔡正富介绍,拉专线投入大概在600万元,可这样停电的时间就很少。

  可是,能够从供电局拉专线的企业凤毛麟角。对于绝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如果要维持生产,只能依靠柴油发电。“以前柴油一升才几毛钱,现在要七八块,涨了十倍以上。”一位小企业主抱怨。“成本太高了,我们确实无法承受。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把企业卖了,也去打工了。”

  在广州,台资企业协会对成员企业刚刚进行了用电调查,并正在向上反映用电紧张情况。“今年缺电时间大幅提前,有些地方一星期要停三四天,许多会员企业已在考虑向外迁移了。”会长程丰原透露。

  “三年前,广东就提出‘双转移’战略,也就是产业和劳动力的双重转移。”一位业内人士猜测这或许正是广东政府希望看到的效果。“金融危机后,由于汇率、环保和劳动力成本等压力,很多已举步维艰的企业纷纷离开了广东,现在的‘电荒’,无疑会加速这一过程。”

  “水火难容”

  大雨突至前,即使是有“湖南最后一杯水”之称的东江水库,发电量也相当有限。“当时东江水电站状态和我的手机差不多。”东江水电厂宣传部负责人刘小平晃了一下手机,只剩下一格电。

  东江水库有“小洞庭”之称,位于湘江支流耒水之上,库容远超省内其它电站水库。它承担着支持湘江抗旱和向下游补水的重担,“最后一杯水”由此得名。因为需要给湘江沿线重要城市供水提供保障,东江水库一般要保持足够蓄水量,水电站在发电方面更多只是承担调节任务。

  但是在今年湖南严重缺电情形下,连“最后一杯水”也不得不动用。根据刘小平提供的数据,今年1—5月,东江水电站发电量为6.38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同期两倍多,用水量因而也远超去年水平。可是偏偏今年来水却比往年减少很多,东江水库水位每日下降,到5月末,仅为267.06米。

  东江水库曾在2003—2010年间五次放水抗旱,据刘小平回忆说,仅有2003年那次能与现在相提并论。

  端午前后,经历了春夏连旱的三湘大地终于迎来久违的大雨,东江水电站的工作人员稍微松了一口气,可接下来会怎样,他们依然非常担心。2003年的情况是出现在经历了夏季最干旱的天气之后,而这一次的考验恐怕还远未结束。

  “东江水电站不仅是‘最后一杯水’,现在看来还将扮演‘最后一度电’的角色。”刘小平称,包括凤滩、柘溪等在内的大型水电站此前都已到了死水位,完全处于停机备用状态。

  “湖南电力行业需要靠天吃饭。”五凌电力一位相关人士对此深有感触。这家隶属于中电投的水电企业所拥有的装机占到全省水电装机60%以上,来水量对其发电造成的影响,将直接波及到全省的供电。“往年这个季节一般不会出现枯水,但今年旱情非常严重,水力发电变得困难。”

  实际上湖南也并不缺乏火电装机,供电原也不应完全靠水电硬撑。可数据显示近期全省有一半的火电机组没有出力。

  华银电力(4.56,0.07,1.56%)副总经理罗日平对此无可奈何。“现在电煤问题是‘十个坛子七个盖’,涨一次价盖子就被挪到其它的坛子上。”罗所谓的“坛子”指的是电厂,而“盖子”则是电煤。由于资源和运力紧张使得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火电企业经营愈发困难。“救救火力发电。”罗日平甚至如此呼吁。据其介绍,湖南火电企业上网电价需调高5—7分,才能扭亏为盈。而目前,华银电力已有三家下属火电厂因为持续亏损而资不抵债。

  湖南并不太缺煤,它每年自产煤炭超过5000万吨,只是其中有将近3000万吨运往外省,其中绝大多数送至广东。除此之外,位于湖南南部的鲤鱼江电厂用煤产自湖南本地,可其供电却通过南方电网直接送至广东。“本省煤保本省电”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煤炭资源省份限制煤炭流出本省,像河南使用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一吨煤运往外省需征收200元,但湖南只收30元。”华银电力相关人士抱怨。

  可是,如果煤炭留在湖南,广东等邻省必将出现更大电力紧缺。只要煤炭交易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煤电之间的博弈就不会结束,这已是个每年都会谈起的老话题。

  既然赔钱发电,尽管用电紧张,不少火电企业在完成计划电量后,就以停机检修为名不再发电。来自湖南省电煤数据统计显示,4月份湖南省超过10家电厂的部分机组进行检修,5月份也有约9家电厂机组进行检修。

  湖南的困境是当前电力格局的缩影。“十一五”期间,由于关于水电对环境影响的争论等原因,水电开工量只有2000多万千瓦,远低于原定的7000万千瓦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表示要弥补欠账。可是,许多水库都和东江一样,扮演着蓄洪防旱和发电的双重功能,如果水电和火电不能流畅接棒,非但“电荒”解决无望,水利与电力之间也会形成矛盾。

  被迫“开源”

  曾经只要轻轻按动开关,就能取之不竭的电力,近年来已变得越来越珍贵,短期内也看不到可以解决的迹象。“电老虎”们不得不在自家生产流程中寻找“金矿”,过去是环保部门逼着企业节能发电,如今企业主动投资越来越大。

  湘钢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每月用电超过三亿千瓦时,其中外购约两亿,自发电一个多亿。”何峰介绍。

  他所在的湘钢能源环保部成立于2009年,职能就是对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使用进行规划。何峰声称,他每天想的是如何将能源用到极致。两年间,湘钢在利用余热、余压、余能进行自发电的设备上进行了大量投资。“2008年,我们自发电仅有4亿多千瓦时,2010年是11亿,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14亿多。”

  目前,湘钢拥有自发电机组11台,装机约16万千瓦,全部依附于生产,通过回收生产中余热、余压、余能进行发电,其中,四台机组以炼钢、炼铁的煤气为燃料进行发电,还有四台机组通过高炉气压做功来发电,另外三台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干熄焦将氮气加热产生蒸气来发电。

  “(自发电比例)还有提升空间。”何峰认为。据其介绍,大型钢厂自发电比例可以占到耗电的50%左右。例如江苏省电力公司在降雨前供电缺口虽占了全国的1/3,该省最大钢铁公司沙钢自发电比例达到了50%,就并未受明显影响。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这种技术投资成本比较高,收回成本需要7到8年时间,远高于普通的技术。

  何峰介绍,其实即使自发电做到极致,也还有一半的用电必须通过电网获得,公司仍可能因为限电而影响生产。湘钢曾因此考虑过自建或购买电厂,当时湖南省委书记张云川也表示支持,但尚未得到国家的批准。

  对于石化企业而言,自建电站方面就要方便一些。广州石化的副总工程师黎德初告诉本刊记者,目前该公司电力需求为16万千瓦,而其自己的热电联产装机就达到了29.9万千瓦,足够自己的用电需求。“这其中有9.9万千瓦是烧煤的机组,另外20万是以石油焦为燃料的机组。”

  黎德初介绍,这些热电联产机组并非纯粹的发电装置,一方面为生产工艺提供热蒸气,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这些蒸气进行发电。“这在世界石化领域是一种趋势。”

  不过,这样的发电成本比较高,所以广州石化平时用电还是求助于外购。在“电荒”时期才会显示出优势,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石化产业对生产安全性要求很高,不允许电力大幅波动,供电紧张时就会首先考虑安全性而非成本。”黎德初说。

  电荒阴影之下,真正没有多少腾挪空间的,是从事制造业的中小民营企业。例如中小钢铁企业面对可能全面限电的预期,开足马力,导致今年1—5月份钢铁产能利用率一直居高不下。 (《中国企业家》杂志)

(责任编辑: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