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中央将削减保障房建设目标,2012年保障房开工量或缩水两成。消息一出,让一些经营建筑用钢的贸易商顿感失落,因为他们中的有些人还曾将保障房建设看成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唯一的希望”,不过也有不少贸易商对于这个消息并不“感冒”,他们认为,保障房从一开始就有“炒作之嫌”,相较于近期金融市场的风暴,未来外围经济环境的状况或许才是今后钢市所需关注的焦点之一。
8月10日,据路透社消息,中国未来五年保障房建设计划或因资金压力调整节奏。外电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中国政府计划明年开工建设保障房800万套,较此前计划目标缩减20%。
报道中称,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中国政府计划在2012年做到八百万套开工,“就是开工一定要做到,不一定是建成。”“剩下来的要按常态进行,再加上2012年政府换届,保障房建设还需要做一次评估,但是这一千八百万套,这两年当中是绝对需要的。”上述消息人士称。
此消息一出,令钢贸圈中一些经营建筑用钢的人们唏嘘不已,因为早在今年6月中下旬钢市步入下行通道时,就有一些贸易商对保障房的建设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近两年难得一见的“金九银十”能在保障房建设的带动下重现风光。
有贸易商还特别算了笔账,“如果按照每平米需要60公斤钢材来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或将消耗3000多万吨的建筑用钢”。这笔账也曾在6月钢市下行时被众多人提及,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和国内建筑用材的产量相比,3000多万吨的需求量并不算很高,另外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保障房建设这一“任务”是否能真的完成?通过什么方式完成?都是未解的问题。鉴于这种种问题,他们也一直觉得“保障房建设会给钢市带来如何如何的利好”只是少数人的“梦”而已,是从一开始就炒作起来的“故事”。
而如今“保障房建设可能因资金压力而缩水”的消息也早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前期政府允许地方发债券来拓宽保障房的融资渠道,但是保障房建设是公益性大于利润,这个债券不太可能引起热销。”就在今年6月底的一次圈内小会上,一位贸易商就曾说过他对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担忧。因此消息出来了,他们也觉得“无关痛痒,知道就好”,“寄希望保障房建设带来更多的钢材需求,或许会有所失望”。
对于未来钢市的动向,有业内人士倒是担忧其近期刮起的金融飓风,略显悲观的该人士认为,下半年外部环境如何或许会对钢市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外部环境弱势稳定的话,那今年后半年可能只有一个跨年行情了,如果外部环境继续恶化的话,可能国内钢价会走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