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市需求有待资金链盘活

导读: 近来,困扰钢市的资金问愈演愈烈。不断有消息称,银行对钢材贸易商放贷额度降低,加大新增贷款的审核力度。贸易商贷款困难度大幅增加,
关键字: 钢市需求 资金链 盘活

近来,困扰钢市的资金问愈演愈烈。不断有消息称,银行对钢材贸易商放贷额度降低,加大新增贷款的审核力度。贸易商贷款困难度大幅增加,甚至一些贸易商不能接到钢厂发货。原因是贸易商资金链断裂, “厂-商-银”三方合作不能顺利进行,银行不能替贸易商付款给钢厂,钢厂自然不能给贸易商发货。另外下游企业也是“拆东墙补西墙”,拿回收合同款购买原材料。一旦订单不好,收入下降,应收账款延期。这样,等待支付原材料资金不能如期支付,造成采购需求下降。尽管央行8月份以来没有再加息,但之前累计效应产生的影响仍在继续。
这种资金紧张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还有增加趋势,为钢铁产业链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困难。
一、 钢市“利不偿息”,缺乏活力。
    在资金紧张氛围中,钢材经销商压力颇大。一方面从银行贷不到款,只能寻求银行之外的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联保。甚至有的公司走民间高利贷,支付利息甚至高达20%-30%。而辛辛苦苦经营的钢材利润还不能支付利息,形成“利不偿息”。不仅托盘成本过高,而且严重打消经营积极性。有较多钢材经销企业已经考虑“转行”。另一方面已经贷到款的企业,多数是“以货抵押”,当债务不能按期偿还,银行逼仓加剧贸易商抛货套现,引起钢价下跌。在钢材市场低迷震荡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市场“低点”都能形成共识,也被下游采购用来当作讨价还价的参照点。钢贸商在资金紧张时作为“蓄水池”的容量将缩小,长此以往,钢市因资金紧张而连续震荡,缺乏活力。
图一:2008年以来存贷款基准利率走势
 
来源:中华商务网
二、 抑制需求,压抑钢市行情。
    从京华时报获悉,由于汽车、房地产限购等因素致北京上半年GDP增幅下降2%。说明房地产调控对地方经济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限购城市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分别下降0.97%和增长9.41%。但而二三线城市集中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长分别达到36%和39%,高于全国33%的水平,这说明二三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强劲。其中保障房投资比重加大,但限购的实施对房地产投资抑制作用依然明显。部分城市已经不对二套房贷款,房价开始下降。
另外,从部分机械、机电下游了解到,部分企业接到客户订单从原来的一个月订3个月的订单,改为三个月订一个月的订单,而且付款期不断延长。较多货款回收进展较难。部分企业“拆东墙补西墙”,拿回收的合同款购买原材料。合同款没支付过来,就没钱买原材料。资金周转相当困难,生产节奏放缓,影响钢材原料需求。 
三、 资金需政策支持 有利钢市健康发展
    进入7月中旬以来,央行已连续六周想资本市场净投放资金达到2190亿元,资金面相对略显宽松。并且下半年央行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力度。但整体来说钢铁上下游产业链资金还是比较紧张的。
    据证券分析指出,如果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升至75%或单个企业达到85%,则意味着行业可能遭遇重大经营压力。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欧美债务危机目前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能否推出,欧洲制造业衰退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仍有较多不确定性。这就对国内外钢市形成了潜在的不稳定风险因素。而国内方面。由于流动性收紧,企业融资环境愈发艰难,甚至难以经营下去。浙江及广东劳动性密集企业出现较多倒闭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改变钢铁产业链资金紧张问题需要政策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不仅需要对扶持性行业进行延续性补贴,如高效电机行业、家电行业能效补贴;还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力度。有效落实保障房建设资金,保障一些重要在建工程顺利进展等等。这对钢市需求提升将会起到较大拉动作用。
    总体而言,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重要时期。如何将拉动经济增长方式向拉动需求迈进,资金在钢铁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能被忽略。盘活企业资金链,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中华商务网钢铁咨询部 王英广)

(责任编辑: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