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提升和深化以钢铁为核心主业,以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煤化工、金融、再生资源利用和生产服务等为战略性多元产业的‘1+6’业务组合发展模式,完善一业特强、相关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合力型产业结构。”这是宝钢2010-2015年发展规划要点中,关于市场选择的战略性表述。这一轮规划,宝钢领导高屋建瓴地提出:多元产业要实现路径转变,合理定位,动态优化,模式创新,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发展路径由“内生型”转向“市场型”,提高多元产业按照产业特点自我发展的能力。
毫无疑问,宝钢要巡航百年,要飞往更广阔的天地,不能仅仅局限于钢铁主业。在困局难破的钢铁微利时代,在愈演愈烈的资源竞争时代,在与时俱进的环境经营时代,宝钢,需要实现经营理念、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多元产业,在此承担重任。宝钢,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运筹多元产业变革:运用市场化机制,将多元产业做大做强。
当今的市场环境变化日趋频繁,企业很少能够凭借一个固定不变的战略定位,在长时间内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多元产业成功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定位。定位合理,才能少走弯路;目标准确,才能直达成功。
宝钢的多元产业是伴随钢铁主业的发展而成长和壮大的,过去,多元产业定位于“辅业”,主要为“服务、配套钢铁主业”的,内部资源和市场曾是其“先天”优势。但时至今日,宝钢已不能再满足于这些。“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业将步入低增速时代,需求下降、竞争加剧是大势所趋,多元产业无法单纯依赖钢铁主业生存。同时,在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机遇、新产业、新市场呼之欲出,多元产业必须摆脱惯性,成为独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元产业真正要得到良好的发展,除了做好宝钢内业务外,还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业务,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宝钢提出了多元产业发展要与钢铁主业相协同、相匹配的新思路。宝钢多元产业的发展相比钢铁主业来说,起步较晚,人才较少,技术研发和储备不够,管理经验不足。对多元产业而言,自身的发展尚处于一次创业阶段,实现与钢铁主业协同发展,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在新一轮规划中,宝钢明确多元产业定位:要进一步按市场规律整合内外部资源、挖掘新市场、塑造新机制,重点聚焦“面向大型工业和城市系统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面向引领绿色钢材消费的钢材延伸加工业务、面向冶金副产品的高效化利用业务、面向非银行业务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业务、面向冶金行业的稀缺资源开发业务、面向大型工业和城市系统的集成式生产生活服务业务”等领域……这六个“面向”,勾勒出多元产业更为开阔的发展新版图。
具体如何理解和落实?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总经理蒋为民指出,“面向大型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国际化工程技术服务商”这一定位,意味着宝钢工程聚焦的市场范围更广,将从以钢铁业为主,加快拓展到环保、交通、能源、化工、市政等行业领域,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走向外部市场。
“十一五”期间,宝钢按照分类管控的原则推进专业化整合,打造了更为市场化的多元产业运营平台,形成了以旗舰公司为核心的多元产业集群发展方式,宝钢工程便是其中典型“样板”。该公司肩负着整合宝钢工程技术系统资源、推进产业化进程,承担宝钢自主集成创新任务,提高宝钢工程技改及设备体系的管理效率,支撑钢铁主业精干高效等使命,也为工程技术服务业务走向外部市场奠定了基础。
按照宝钢工程2011-2015年规划,至2015年,其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宝钢集团内、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比重为3:5:2,这就意味着外部市场比重将达到70%,占据主导地位。为此,宝钢工程已经进行业务体系重组,并把五大传统产业作为发展之本,三大新兴产业作为增长之源,形成“攻守兼备”的业务矩阵,同时,制订了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市场拓展能力、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提升产融结合能力的六项能力提升计划,以适应“市场型”发展的新模式,将自身打造成“服务专业化、市场国际化、运营信息化”的世界一流工程技术公司。
每一次成功的变革,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战略决策,还需要一个全面的执行过程。多元产业已经驶入“市场型”发展的快车道,还需要市场化的运行模式。
“市场型”发展的关键法则是:尊重行业规律。多元产业不同于钢铁主业,需要与自身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与运行模式,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多元产业运行模式。这样的运行模式应该既满足用户要求,又具备赢利能力,并在不熟悉的领域能有所突破。
作为宝钢新一轮规划中,从事以钢铁行业原燃料为主的矿产资源投资开发、贸易及物流业务的多元产业子公司,宝钢资源按照集团提出的“形成独立的产业经营体系;承担钢铁资源的对外投资任务;形成国际化、信息化两大特色”的要求,着眼于矿产资源的全球化布局,聚焦紧缺和稀缺资源,以投资开发资源和经营资源“双轮驱动”,不断在体制、机制与运行模式上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
资源产业完全不同于钢铁的生产经营和运作。宝钢资源总经理李庆予介绍说,针对资源产业的特点和公司实际,宝钢资源一直努力构建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对外快速响应、对内高效执行的管理运营体系,在业务流程和组织体制设计、国际化布局、信息化支撑、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管理变革。
在业务流程和组织体制设计方面,宝钢资源致力于建设流程性管理关系,通过透明化授权管理,提升组织响应速度和风险可控性。业务流程设计上遵循了可控高效、独立客观和目标驱动三大原则;组织体制设计上实行扁平化管理,精简机构、提升效率、强化执行、增强管控。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于2010年7月在香港成立海外总部,并逐步建立“双总部”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实施按品种国内外一体化管理,积极实现海内外业务联动,同时,在全球资源密集地区积极进行网络化布局,在澳洲、印度布点基础上,又分别成立了宝钢资源南非公司、印尼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建立了覆盖海内外和各经营板块的五大信息系统,基本实现所有业务在系统中操作,持续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和管控水平。
此外,宝钢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资源产业发展特点的薪酬激励机制,实现国内与海外的岗位层级、薪酬标准等“无缝对接”,实行海内外业务团队按业务品种一体化评价,并按“市场对标,绩效导向”原则,建立起资源产业激励体系,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才,激发人才潜力,创造最大价值。
在多元产业六大业务板块中,宝钢金属承担了“面向引领绿色钢材消费的钢材延伸加工业务”,具体则聚焦在金属制品、工业气体、金属包装等核心业务上。宝钢金属董事长贾砚林表示,由于这些业务差别性较大,宝钢金属创造性地构建了营运中心管理体制,实现一致化职能管理和专业化业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通过持续推进职业化精神、网络化工作和矩阵式管理,宝钢金属有效配置企业资源,并提出“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的观念,基于市场需求和人才规律设计了引进、培养和激励人才的一系列机制,目前已逐步发挥效用:在工业气体产业中引进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按照人才地图配置符合产业特点的优秀人才,使得宝钢气体短短三年就在行业内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受到跨国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通过金属制品和金属包装专业的“引才机制”,宝钢线材深加工业务和金属包装业务在生产技术、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上迅速迈上新台阶,接近和达到行业的顶尖水平。
宝钢金属针对业务快速发展的现状,构建了适应客户和市场特点的决策机制,实现董事会授权决策和总经理授权决策机制,针对工业气体、汽车贸易等业务的行业特点,根据投资额度进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提高了决策效率,使得公司把握住了新的业务拓展机会。
随着社会业务的不断扩大,多元产业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风险管控。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是多元产业中金融服务业务板块的旗舰公司,公司总经理郑安国认为,金融业是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行业,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于各类风险的有效防范与过程控制。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华宝投资追求的是“风险可控、发展稳健、回报合理”。
华宝投资旗下的华宝信托、华宝兴业基金、华宝证券分属金融领域不同的子行业,它们严格按照各自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进行管理、运营和风险管控,综合利用制度管理、流程设计、专业分工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符合业务推进方向、专业化管理的风险管控能力,实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三大模块的全方位覆盖。
此外,金融行业的特点是对人的高度依赖,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风险管控的关键。作为金融服务业务板块的旗舰公司,华宝投资以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原则,对旗下公司实施管控,在充分尊重下属企业自主经营的前提下,推进华宝信托、华宝兴业基金、华宝证券等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业务互动,充分发挥金融板块的协同效应,增加业务价值和公司财富。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如何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多元产业的市场选择是:紧扣环境经营的主题。
上月,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多元产业中,“面向大型工业和城市系统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下的一个分支。根据发展规划,至2015年,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将成为现代绿色民用建筑系统集成服务商,提供从信息化管理、集成化设计、装配化施工到装修建筑一体化的全套集成技术和服务,实现一个“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构想,这标志着一个新型绿色产业链的形成,毫无疑问,扣住了环境经营这一宝钢未来发展主题。
《宝钢2010-2015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宝钢多元产业要在环境经营的基础上与钢铁主业共同建设绿色产业链。多元产业的市场选择要紧扣环境经营的主题,这是国家的大战略,也是宝钢的经营方向。目前,新材料、新能源、再生资源利用等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都已成为多元产业的选择。
“宝钢发展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从事宝钢股份(上海地区)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形成了回收、加工、研发、综合利用产品转化生产的格局,也形成了渣、灰、泥、油、废耐材等冶金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能力。”宝钢发展公司总裁蔡伟飞告诉记者,在新一轮规划期,宝钢发展公司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市场造就产业。无论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循环经济建设,还是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绿色产业链已经成为宝钢多元产业的支柱。目前,宝钢发展公司有多项相关业务已步入轨道:在固废回收处置业务领域,宝钢发展公司通过实施集中的、规模化生产运营,最大限度地提高钢铁主业的二次资源返生产利用水平,努力为钢铁主业节约资源、降低钢铁生产成本,今年已经创造了较好的效益,为钢铁主业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解难分忧。
此外,宝钢发展公司在再生资源产业化利用领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目前,关于扩张矿渣微粉产能的计划已经启动,将按照扎根上海市场,立足长三角市场,发展国内其他市场,实施规模扩张发展之路;磁性材料将实施“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的扩张战略,聚焦磁性材料高端产品,优化磁性材料产业布局,规划期重点在江苏海门开展5万吨料粉项目的建设;通过技术集成和自主创新,打造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集钢渣加工和金属提纯为一体的钢渣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形成集钢渣、矿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冶金固废物为一体的绿色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再生油、用后耐材等业务也在迅速发展之中。
而在煤化工业方面,宝钢的市场选择瞄准了冶金副产品的高效化利用业务。据宝钢化工总经理钱建兴介绍,在业务发展上,宝钢化工将在依托现有煤气净化、焦油加工、粗苯加工和炭黑生产业务基础上,聚焦沥青系列技术开发、苯产业链的延伸、炭黑的规模扩张,并尝试化工行业的电子商务、贸易物流的联动发展。
事实上,在挖掘钢铁副产品价值,实践环境经营理念方面,宝钢化工已经取得一些成绩。通过对钢铁焦炉产生的荒煤气进行脱硫净化,大大减少了硫化物的排放,并为钢铁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煤气;对副产的焦油和粗苯进行深加工,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钢铁主业及自身产生的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目前,公司还有一项废水回收利用中试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其中宝山分公司的中试项目在今年年初已投入运行,经过10个月的调试和完善,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已经达到了清水的标准。
钱建兴表示,立足于环境经营,公司在今后的市场选择上将有一系列新规划:一是瞄准废水处理和深度回用、废气治理、余热综合利用等;二是瞄准绿色生产,对现场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倡导绿色运输、绿色采购、绿色营销,如减少包装物等。
多元产业要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上有所作为,企业自身将提供哪些支持?宝钢前瞻性地考虑和规划,努力做好人才力量、资金力量等方面的储备。宝钢研究院、经济管理研究院、集团规划发展部组成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蓝海项目组,对感兴趣的新业务领域进行搜索、甄别,一旦得到认定,就会进行投入。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便是一个成功案例。此外,宝钢金属也在积极配合该项目组,并作为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介入符合宝钢发展策略的新兴产业。目前,宝钢金属已经对光电、光伏等产业进行了大量调研分析,正在形成具体的产业化方案。
与此同时,作为宝钢金融产业管理和运营平台,以及宝钢投资平台,华宝投资也将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协同运作的新途径,使产融结合成为推动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华宝投资正在努力对钢铁主业和相关多元产业板块的长期投资实行专业化管理,提升资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专业投资能力,为宝钢形成新产业做好储备。
厚积方能薄发。迈入“十二五”的宝钢,正加速着与时俱进的产业“蝶变”,多元产业在这曲“钢城变奏”中,必将加速获得新的发展。(来源:宝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