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关注:
1、9月份CPI同比上涨6.1%,9月PPI同比涨6.5%。2011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0.1%,比去年同月上涨10.0%。2011年1—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平均同比上涨7.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平均同比上涨10.4%。
2、3年期央票重启 持续净投放或刹车。央票发行与正回购操作双双放量,单周回笼1570亿元,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为数月来罕见。尽管如此,由于节后到期资金亦创下近期新高,本周延续了节前连续11周的净投放。公开市场操作放量的背后,是流动性状况的改善,目前资金利率已经回落到相当宽松的水平。
铜市简析:
9月份经济数据公布 沪铜冲高回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1%,略低于机构预期,不过仍然居于高位,国家控制通胀收紧货币的政策短期内不容易改变。近两日人民币汇率较各主要国家货币贬值,相比而言2011年前九月人民比汇率比金砖其余国家升值较多,出口企业汇率压力增大。近期基本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加,建议沪铜轻仓观望或日内低平高抛操作调整持仓成本。
本周硅钢价格指数:
2011年10月第1期硅钢600价格指数105.90,周同比降16.68%,周环比降0.72%,月环比降0.72%,月同比降13.99%,季度环比降6.65%,季度同比降8.37%。800价格指数91.10,周同比降24.98%,周环比降0.27%,月环比降0.20%,月同比降23.39%,季度环比降8.50%,季度同比降15.43%。
国内市场:
1、冷轧无取向硅钢:本周无取向硅钢价格降,幅度在100元/吨左右。节后成交情况差,个别商家库存量增加对后市不看好,低价抛货情况多,主流牌号成交一度破“6”。商家纷纷减少订货量,减轻后期亏损。虽然具有风向标的钢厂宝钢下调整了200元/吨,并给予一定补助,但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分市场看:华东市场现货资源量多,买方市场严重。临近周末,市场成交价混乱,不断出现新低价格。其中首钢现货资源量大,价格率先下滑,迫使其他钢厂资源跟随走低。另外马钢资源出货差,600牌号创新低。商家心态不佳。华南市场价格小跌,由于商家资金不紧张,抛货情况减少,缓慢消化库存量。资源方面:首钢、马钢等钢厂资源滞销严重,另外华东部分低价资源南下,冲击了华南市场资源。需求方面:佛山等电机厂订单较9月份略有下滑,商家反馈成交清淡。华中市场价格走低,幅度较上海市场小。由于多数商家没有库存,报价少。另外武钢价格未出,有货商家仍以出货为主,价格未出现大跌。目前以50WW800牌号为例:上海、广州、武汉、北京分别为6200、6320(冷轧厂)、6100-6150、6250元/吨不等。
2、无取向高牌号硅钢:本周高牌号硅钢价格平稳。市场变化不大,虽然宝钢高牌号价格小幅下调,但市场现货资源量少,需求相对平稳,价格波动不大。据商家反馈:近期风电需求没有大量采购意向,需求平稳偏弱,成交仍有小幅的让利空间。预计下周无取向高牌号价格稳中小幅波动。
3、取向硅钢:本周取向硅钢报价稳。市场变化不大,由于商家库存量少,宝钢价格出厂价格下调对市场影响小,价格没有持续小幅走低。据悉多数商家仍较关注武钢取向钢价格情况,终端大户均在市场观望。目前30Q130报价17800元/吨,30Q120报18600元/吨,B30G120报18600元/吨。
4、热轧硅钢:本周热轧硅钢稳,钢厂库存量小,后期如果冷硅价格持续走低,热硅钢厂可能会被迫减产。成交走弱。
下周展望:
1、冷轧无取向硅钢:本周低牌号无取向硅钢降。一方面:“供大于求”严重,据悉上海市场现货库存量在9-10万吨左右,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节后需求量走弱,受欧债危机及人民币升值影响,终端用户的出口订单减少。内销终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明显,市场出现恶性循环。越跌采购量越少,但部分商家库存量大,加之临近年末资金吃紧,价格暗降严重。钢厂方面:虽然小幅下调出厂价格,但对市场的影响微乎甚微。加之商家减少订货量,钢厂库存量一度上升,压力增大。综合来看:目前无取向硅钢市场无止跌意向,下周价格可能持续小幅阴跌。
2、取向硅钢: 预计取向硅钢价格小幅波动。
3、热轧硅钢:预计热轧硅钢价格小幅波动。
(关键字:硅钢 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