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已经挤掉了金融泡沫,逐步到了正常的“价值区间”。从综合统计来看, 11月中旬线螺、热轧、冷轧及中厚板品种出厂加权平均价为3822元/吨(税前),钢厂毛利已经处于90元/吨的亏损状态。应当说,部分钢材品种已经处于钢厂生产成本线以下的较低水平,其产品的价格也逐步反映到真实的价值水平上。除去矿石降价因素外,钢价重心继续下移的空间并不大。
图一:2008年与2011年4季度钢价及矿价比照
来源:中华商务网
首先我们看下2008年金融危机下的大跌行情。2008年11月份螺纹钢在3649-3789元/吨区间运行;热卷在2978-3414元/吨区间运行,热卷远期合约2870元/吨;印度铁矿石(粉,63.5%)为570元/吨。而2011年11月,印度铁矿石(粉,63.5%)为1030/吨以上,涨价接近一倍。螺纹钢和热卷分别较2008年同期高出600和1000元/吨左右,涨幅为16和31%左右。但是钢厂吨钢毛利相差较大,2008年四季度钢厂吨钢毛利由3季度1030元/吨降到4季度201元/吨;2011年则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只有171和145元/吨的毛利,4季度或许更低。显示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
表一:近期重点钢厂利润测算
来源:申万证券
图二:近期线螺、冷热轧吨钢毛利状况
数据来源:申万证券 中华商务网
炼钢成本的上升,导致钢厂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但是钢材的价值也逐渐增加。粗钢加权平均成本由08年4季度2900/吨左右增加到目前3800元/吨左右,增加了900元/吨。按照目前的价格来看,市场钢价与钢厂成本的空间与08年4季度相似,两者都处于阶段性底部。说明钢价重心继续下行的空间不会太大。除非矿石、焦炭价格继续大幅下滑。但现在看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基本维持在130美元,合人民币1080元/吨左右。另外钢厂目前使用的仍是高价矿为主,从时间上看矿石仍未影响炼钢成本大幅下移。
其次从大宗商品的波动状况来看。随着欧债危机以及美元汇率的变化,国际原油、股市、有色金属起起伏伏,涨跌频率和幅度都比较大,而钢价经过前期大幅度下滑后,进入11月中下旬基本趋稳。表明钢材受资本市场的热钱趋利影响相对较小。
再次,钢价回归“价值区间”,不仅增强了钢价稳定基础,也使市场逼钢厂继续下调价格的空间有限。事实上,从钢厂12月份期货价格大幅调降后,主要钢厂12月份合同要比11月份好,订货率提升到50%以上。部分钢厂在减产的情况下,不能满足一些客户要求,并削减了部分用户订货量。而下游采购上有所调整,考虑到明年全年均价仍可能高于目前价位,部工厂开始寻求长单协议,锁定半年甚至一年价格。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钢价“价值区间”的作用和影响。至少市场心态上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有利于利益维护及市场良好的运行,在这种“价值区间”,电子盘做空将谨慎或减少,现货市场趋于底部震荡,幅度收窄。市场忧虑心态可以收减。(王英广 中华商务网)
(关键字:钢价 回归 “价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