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央经济会议在众多期待中召开,较往年推迟10余天,显示了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从近期各项数据来看,11月CPI和PPI双双创下年底最低,同比涨幅分别为4.2%和2.7%,双双创下年内新低。CPI和PPI连续走低表明通胀压力持续回落,由此引发政策转向宽松的空间加大的猜想。但无论如何,11月PMI滑落到49%,创近30个月新低;工业同比增速回落至12.4%,这些表明,经济下滑趋势已经形成。而政策的调控应当首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不仅有利于钢市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运行环境,还将缓解钢市因需求、资金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宏观调控有助于改变经济下滑背景下需求萎靡
宏观政策释放首先就是信贷的放松。据预测明年信贷量可能超过8万亿。从之前的上海企业税费试点改革,再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得举措,再到准备金率下调。一连串的政策调控逐渐拉开。针对当前国际复杂市场形势,以及国内经济运行趋势,预计本次经济会议后,仍会有一些列“放松”措施出台。包括继续调降准备金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等。
从行业来看,尽管房地产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央与地方政府3600万套保障房明年仍可能是投资重点。而铁路建设、地铁建设、电网、水利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领域仍是投资重点,尤其是因资金停工或延期项目将得以延续。而家电行业融资和销售模式的改变,去库存化有效缓解房地产低迷带来的压力。汽车行业如果受货币政策影响惠及车贷方面,仍有出现恢复性增长可能。
表一:下游行业用钢需求增长状况
来源:中华商务网
其次,连续的宏观调控有助于缓解钢市资金难题
尽管前次降准并不能对钢市资金起到明显作用,但是政策继续调整下去,期累计效果将对钢市资金起到较大影响。一方面是银行及各个钢厂承兑贴现率的下降。如果贴息率由千分之十一点五降到千分之七,将缓解贸易商经营成本25-30元/吨的压力。同时,贸易商资金环境正常回归,减缓贸易商抛货套现行为,对稳定钢价有直接作用。当前钢市库存持续下降利好钢市,但并不是因为需求上升导致,而是贸易商资金压力大,减少了备库存的操作。
图一:上海各大银行贴息率走势
来源:中华商务网
由于明年钢市面临出口环境恶化,内需不足等因素,宏观调控则需要更加灵活性及针对性。由于扩大投资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所有内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当前钢市面临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需求和资金问题。需求不启动,资金不盘活,不仅钢价低迷,钢厂贸易商亏损,而且很长时间不能从供需矛盾关系中摆脱出来。王英广
(关键字:宏观政策 钢市 需求 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