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硅钢市场回顾及展望

2012-1-9 0:00:00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1年无取向硅钢遭遇严寒,价格持续整年走低,临近年底趋于平稳。这一年对钢厂、贸易商以及其它相关方的打击超过08年,不仅让贸易商的亏损严重,钢厂也陷入产销两难境地。总体来看,无取向硅钢前9月份的下跌行情是由于钢厂投产激增导致,特别是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白热化,让价格持续下降。而9月份以后的下跌行情,则是由于需求和资金主导的价格下跌。经济减速带来的家电、电机、变压器行业产销节奏放缓,需求明显缩减。此外,2011年受欧债危机不断升级及大宗商品频繁震荡,也一度影响钢材市场价格变化及硅钢演绎。

2011年,是极其困难的一年。为此,无论是政策调解,还是产业、企业自救,都显示出紧迫性与艰巨性。这也使很多贸易商放弃钢厂或者转型;也使较多钢厂被逼回停产状态。行业洗牌的同时也孕育新机。由于硅钢价格处于低谷,2012年行情主要期待政策调整,只要资金面宽松,需求反转,硅钢价格仍有上涨行情出现。

1.2011年硅钢市场走势的回顾

硅钢的产能大量释放,“供大于求”的现象严重突出,库存高居不下,导致市场价格一度出现破位下跌,商家损失惨重。钢厂也“被迫”减产或停产救市。钢厂的减产效应在4季度体现,资源量减少的明显,但由于需求低迷,价格也难以大幅回调。

1.1价格变化的三个阶段

从全年看,无取向硅钢价格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2月)价格上涨。年前商家受春节惯性上涨及钢厂出厂价小涨等因素影响,向上拉涨市场价格。导致低牌号的600和800资源的价差拉大到不合理的区间1000元/吨以上,市场有供不应求之势。

第二个阶段(3-8月)价格走低,由于民营钢厂的产能在5-6月份集中释放,商家大量囤货,导致市场现货资源逐渐的上升,库存也突破了历史的高位。当“供大于求”的矛盾升级在顶点,商家挥泪抛货,价格一度降到钢厂的“成本线”。迫使民营小钢厂在7-8月份陆续减产或停产,但前期的库存量仍滞留在市场,小钢厂的低价资源在市场仍有销售。多数小钢厂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出厂价格较低,钢厂之间形成了“价格战”。

第三阶段(9-12月)硅钢价格低迷,跌入低谷后涨跌两难。但需求受欧债危机及终端资金链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终端采购量不断减少。价格经过另一轮下跌直至谷底趋稳。9月份以后国营硅钢主流大钢厂也开始减产或检修。加之商家长时间减少订货量,市场资源量逐渐的减少。

图一:上海市场硅钢月均价走势图

1.2市场库存量居高不下

图二:上海市场库存量走势图

2011年硅钢库存量居高不下,全国最高峰时段超过25万吨水平。其中上海市场库存高峰时达到10万吨以上。较08年最高库存6万吨多4万吨左右。库存量的快速上升,加剧了商家的恐慌心态,随之割肉抛货的情况越来越多,价格也一路跌到了谷底。在主流钢厂减产和民营小厂停产的共同努力下,市场的现货库存量缓缓回落。年末12月份商家手中的现货基本可以达到供求平衡,但部分商家仍有前期的高价库存,终端的订单量减少明显,采购量弱。因此库存没有大幅明显的下降。

2.钢厂产能集中释放量大

2.1小民营钢厂雨后春笋般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有生产能力的硅钢厂在2011年达40余家,其中华西钢厂是民营钢厂生产量较大的钢厂之一。其他的无锡三洲、蓝天金属、浙江诸暨(天洁)、江苏三和、南方广恒、浙江彩钢、四川瑞致等钢厂均有量释放。另外国营二线钢厂增加的量较多,本钢、通钢、新余等每个月有1.5-2万的资源释放到市场。使硅钢的月产量一跃到60万吨大关。

2.2钢厂被迫减产面临亏损 热硅出局
钢厂名称 武钢 宝钢 太钢 鞍钢
牌号 50WW600 50WW800 B50A600 50TW600 50AW800
1月市场均价(上海) 9358 8402 9434 9263 8388
2011年2月出厂价(税后) 9605.7 8997.3 9675.9 9570.6 8717
较1月调整幅度(税前) 100 100 100 100 50
2月市场均价(上海) 9543 8505 9600 9553 8478
2011年3月出厂价(税后) 9839.7 9114.3 9909.9 9804.6 8717
较2月调整幅度(税前) 200 100 200 200 --
3月市场均价(上海) 9130 8107 9420 9180 7990
2011年4月出厂价(税后) 9371.7 8646.3 9909.9 9804.6 8248.5
较3月调整幅度(税前) 400 400 -- -- 400
4月市场均价(上海) 8547 7482 9015 8571 7341
2011年5月出厂价(税后) 9371.7 8412.3 9441.9 8599.5 7429.5
较4月调整幅度(税前) 500 500 400 1030 700
5月市场均价(上海) 7815 6845 8420 7445 7210
2011年6月出厂价(税后) 7581 6611 7734.87 8248.5 6844.5
较5月调整幅度(税前) 200 200 600 300 500
6月市场均价(上海) 7840 6853 8313 7467 6702
2011年7月出厂价(税后) 7792 6950 8154.9 7663.5 6844.5
较6月调整幅度(税前) 300 300 500 500 --
7月市场均价(上海) 7649 6649 8039 7207 7048
2011年8月出厂价(税后) 7792 6950 7745.4 7312.5 6376.5
较7月调整幅度(税前) -- -- 350 300 400
8月市场均价(上海) 7448 6481 7685 7250 6443
2011年9月出厂价(税后) 7792 6950 7745.4 7312.5 6435
较8月调整幅度(税前) 优惠减少50 优惠减少150 130 100 50
9月市场均价(上海) 7401 6470 7545 7183 6393
2011年10月出厂价(税后) 7792 6950 7745.4 7312.5 6435
较9月调整幅度(税前) -- -- -- -- --
10月市场均价(上海) 6952 5999 7303 6915 6734
2011年11月出厂价(税后) 7324.2 6481.8 7511.4 7078.5 6201
较10月调整幅度(税前) 400 400 200 200 200
11月市场均价(上海) 6330 5441 6405 6201 6071
2011年12月出厂价(税后) 6622.2 5779.8 6926.4 6259.5 5908.5
较11月调整幅度(税前) 600 600 350 700 450

表一:钢厂出厂价格与市场月均价对比表

随着市场价格的逐渐走低,钢厂价格同时下调。降低商家的亏损,但钢厂的调整幅度始终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商家长时间的面临倒挂风险,即使在8-9月份钢厂减少了优惠幅度或出平盘,仍不能抑制市场价格走低的势头。钢厂在面临高成本的压力下,利润空间被压缩到边缘,10月份之后,不得不减少产量来稳定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份之后马钢、鞍钢等钢厂减少产量的二分一左右。首钢、本钢、新余等钢厂的产量在1.5-2万吨左右,宝钢、太钢、武钢的减产力度相对略小。通钢以及华西等民营钢厂完全停产。其中无锡三洲,天洁等民营钢厂有小量生产。另外热硅大部分钢厂已停产,只有个别上矽、重钢等大厂保证小量的生产。

从市场获悉明年1月份主流钢厂仍不能全部达产。其中一线钢厂如首钢、鞍钢等钢厂计划产量仍是正常产能的一半水平。但宝钢、武钢、太钢减产力度不大。目前热硅钢厂及民营冷硅厂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总体上看:明年一月份硅钢总产量较今年最高峰9月份60万吨减少约15万吨左右,即45万吨左右。但取向硅钢产量有所增加。

3.硅钢表观消费同比显著增高

3.1硅钢总产量创历年新高

图三:硅钢产量走势图

据统计今年1-11月国内共生产电工钢569.70 万吨,与去年同期514.6万吨相比:净增55.1万吨。其中五大主流钢厂共生产冷轧硅钢卷450.3万吨(含取向),与去年同期439.6万吨,净增10.7万吨。 2011年1-11月每月平均生产电工钢51.79万吨,据此推算,2011年全年电工钢产量约在620万吨左右,与2010年全年566万吨相比,净增54万吨。其中9月份的产量达历年新高60万吨,而且还有一些民营企业产量没有统计,因此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基本定局。

3.2硅钢进口量逐月下降

图四:硅钢进口量走势图

今年1-11月硅钢进口量88.2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9.06万吨,减少了0.85万吨。其中取向硅钢1-11月份进口量为285536吨,较去年同期的244986吨增加了40550吨,无取向硅钢1-11月份进口量为596577吨,较去年同期的645650吨,减少了49073吨。由于国内产能释放大,价格都低。部分国外资源迫于国内资源价格低,减少了对中国的出口量。

3.3硅钢出口显著提高

图五:硅钢出口量走势图

今年1-11月份硅钢出口量为20.7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4.36万吨增加了6.39万吨。其中取向硅钢1-11月份的出口量10452吨,较去年同期10734吨,减少了282吨。无取向硅钢1-11月份出口量197144吨,较去年同期132951吨增加了64193吨。由于无取向硅钢产能过剩,宝钢、武钢等大厂增加了出口量。

3.4硅钢表观消费量“前高后低”

图六:硅钢表观消费量走势图

2011年11月硅钢表观消费量47.7万吨,较上月减少了5.5万吨,同比减少了21.93%,环比减少10.34%。在产量减少的同时,需求也在减弱。另外和去年相比,9月份以前表观消费高于去年同期水平,9月份之后低于去年水平。呈“前高后低”状态。显示9月份以来的需求缩减严重。

4.取向硅钢全年波动向下 5月出现全年高峰

图七:取向硅钢价格走势图 30Q120

从图可以看出今年的取向硅钢走势较2010年相似,价格均是在4月份2万以上的价位缓缓下跌。今年取向钢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出于高通胀压力下、经济放缓导致需求逐步减弱。年前多数商家寄希望于特高压和农网的建设,加之上半年有钢厂检修影响,使商家心态转好,囤货情况增多。但时值下半年市场需求没有达到预期旺盛,即使日本地震的利好消息也没有使取向硅钢价格转头向上。终端始终按需采购,价格持续在低位波动。

4.1取向硅钢面临的两个问题

一是钢厂产量增加 供需关系面临调整。如果宝钢第二条线、鞍钢、首钢产能释放,加上盈泉、华精、新万鑫等厂家的进入,而需求没有保持应有的增速,将面临“供大于求”问题。宝钢取向硅钢的第2条线在2012年3月份将开始批量生产,首钢的取向硅钢线也计划在明年投产,鞍钢取向硅钢由2000吨增加在3000吨/月。

二是明年取向钢需求向两级“哑铃状”发展,一面是特高压HIB高端牌号。一面是电网改造以及配电的低牌号取向钢需求。根据变压器的交货周期及业绩判断,明年2季度将会呈现较明显的业绩回升节点。在铜、硅钢原材料价格回落状态下,明年业绩回升空间最大的是变压器企业。2010年电网投资仅为3524亿元,2011年预计为3666亿元,远低于“十二五”年均标准。我们预计从明年开始,电网投资将进入增长期。尤其是500KV及以上变压器需求比重有原来的5-10%提升到30%水平。

在智能电网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将统筹开展在发电、输电、配电、调度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实现电力资源高效配置,电能的高效利用。十二五期间仍以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为主,新建110千伏以上的变电站500座。增加投资继续上升至1.7万亿元。其中“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风电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1900亿千瓦时。同时仍继续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由此预计对取向钢的需求仍是稳中有升的。

4.2 2011年变压器产量波动加剧

图八:变压器产量走势图

11月份变压器产量为1.25亿千伏安,同比仍小幅增长。1-11月份产量为14.33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7.32%。增幅较大,但从全年看上边基本呈持续增长状态,但下半年震荡加剧。也反映下半年经济下滑及行业不景气对变压器企业影响加大。

4.3 取向变压器表观消费

图九:取向硅钢表观消费量

2011年电网投资增速放缓导致公司输变电业务订单下滑。一方面变压器与线缆全年收入无增长;另一方面价格战以及原材料的上涨导致毛利率出现下滑,但同比仅下滑1-2个百分点。随着招标价格回暖、原材料价格的回落,毛利率将出现拐点。明年电网投资重点倾向于特高压及220kv以下配电领域。“十二五”两网年计划年均投资规模为4400亿元,电网投资规模2012年预期将大幅增长,海外业务继续增长,输变电业务面临拐点。变压器的产量将会有一定的增加。

5.原材料铜价格暴涨暴跌

图十:长江现货铜价格走势图

今年铜价暴涨暴跌影响了企业生产节奏,较多企业也调整了采购策略。

2012年铜预仍将维持供不应求的格局,缺口约75千吨,预测2012全球的供给将以7.2%的速度增长,高于2011年的4.1%,前提是:(1)智利Escondida铜矿因品位上升和扩产将带来的产量增加;(2)2012年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的类似今年智利和秘鲁、印尼的罢工、恶劣天气等突发状况。需求方面,我们考虑了全球经济放缓和欧洲需求的减少(见图9)及其扩散效应(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Codelco的部分客户已有暗示减少订单)。

中国电力消费增速2012年放缓,支撑铜需求的是2012年电网建设。2012年的需求虽增速放缓但依然强劲。中国市场铜的需求弹性很高,7000美元左右是市场预期的底部区域,如果2012年铜价因突发时间暴跌,相应中国的投资、投机、套期保值需求也将会造成再库存行为。在LME铜价一路下跌的过程中,中国的进口量是在逐步提高的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2012年市场不是十分恶劣,这些库存是会不加入杀跌的行列,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市场对铜价的刚性预期。

6.硅钢终端需求减弱 

        图十一:旋转压缩机产量走势图

2011年11月旋转压缩机产量847.9万台,同比减少11.58%。环比增加1.17%。下半年家电行业增长放缓, 2012年冷年开端遇冷。一方面2009年、2010年、2011年白色家电业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后期价格持续大幅涨幅的可能性降低;另一方面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退出,将使家电销售从增长期进入平台期。另外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欧债危机加重,美国市场疲软,国内通货膨胀等因素又削弱了消费力。

另外需求放缓,使生产企业压力倍增。据悉空调行业库存量较大,达1600万台。某大型终端也不堪重负,开始减产裁员。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之大,多数出口企业销路受阻,订单减少二分之一以上。业内认为,当前家电企业面临寒冬。在国际经济形式没有好转的形式下,出口仍面临压力。部分出口企业可能也会在明年加入内销,家电行业可能会形成价格战。但伴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走冷,家电行业增速下滑已成必然。

与此同时,电机、EI铁芯加工及变压器企业的需求也随经济的加速而下滑。电机企业截至 2011 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机制造营业收入为 812 亿元,共有生产厂家 2000 多家,具有规模的企业有 300 多家。电机的未来发展-节能高效电机。我国电机耗电约占全国用电总量的 60﹪和工业用电量的 80﹪。随着节能电机补贴力度的加大,以及强制普通电机退出市场,增加高效电机的比重是大势所趋。但对硅钢的需求仍需要回复的过程。

7.2012年硅钢市场预测

2011年,国内无取向硅钢已经处于谷底。从近一个月的市场走势来看,无取向硅钢底部稳定性已经增加。钢厂多数处于成本线以下,贸易商从严重亏损中很不容易地走到不亏的状态。无论如何,价格很难再跌下去。基于这一点,很多工厂也认为明年的无取向硅钢均价应该比目前高,2012年1月份从钢厂订货量也有所增加。

但是,需求仍然较差,企业资金仍较为紧张。无取向硅钢价格反转的条件不成熟,特别是低牌号,即便局部小幅度反弹(1月份存在小幅反弹可能),受产能制约也难以形成大趋势。

取向硅钢明年需求总量仍是温和增长的趋势,但价格受电网建设影响较大。总体上看,明年硅钢行情仍要看政策,看宏观调控。包括家电企业呼吁继续出台刺激性政策,银行释放流动性能否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以及保障房增长对稳定经济,带动其他行业恢复性增长等等。这都影响2012年硅钢行情变化。总体来看,2012年硅钢市场经营环境要好于2011年。硅钢行业经过2011年的风云变化,也会相对规范有序。

(关键字:2011年 硅钢 回顾 展望)

(责任编辑: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