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五项产品通过省新产品鉴定

导读: 安徽省经信委组织召开了由马钢股份公司研制的“大功率机车用车轮”、“铁道车辆用高强高耐候钢”、“CSP流程无取向电工钢”、“焊接气瓶用钢”、“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等5个新产品鉴定会。
关键字: 马钢 鉴定 新产品

安徽省经信委组织召开了由马钢股份公司研制的“大功率机车用车轮”、“铁道车辆用高强高耐候钢”、“CSP流程无取向电工钢”、“焊接气瓶用钢”、“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等5个新产品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研制单位马钢技术中心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总结等汇报,查看了产品实物并考察生产现场,审阅了鉴定资料,并经过认真答辩,专家一致同意5个新产品通过鉴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苏世怀,科技创新部、技术质量部、技术中心和有关生产厂的领导、专家、5个项目的课题组开发人员参加了鉴定会。

鉴定会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苏世怀对省经信委关心支持马钢、对鉴定委员会专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技术中心领导向与会领导专家介绍了马钢创新能力建设情况。

随着国家对铁路货运提出的“重载+高速”的要求,马钢技术中心板材研究二所技术人员依托马钢先进的冶炼和热连轧生产线装备,开展了铁道货车用高强耐候钢Q450NQR1的研制和开发,项目采用低碳锰钢加单一铌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结合CSP短流程和传统热连轧工艺流程,利用控轧控冷工艺,成功研制出铁道车辆用低成本高强高耐候钢Q450NQR1,力学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各项指标符合铁标运装货车要求。

我国大功率机车过分依靠国外引进技术和产品,特别是对轴功率1200KW和1600KW大功率机车系列关键零部件用材料缺乏技术储备。马钢技术中心车轮研究所技术人员,开展了“大功率机车用J1、J2材质辗钢整体车轮”新产品的攻关。他们针对大功率机车的实际运行条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提高车轮冶金质量、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和综合使用性能等,成功开发了J1、J2材质辗钢整体车轮,满足了大功率机车运用条件要求,初步建立了我国大功率机车车轮系统综合技术标准体系。

马钢技术中心板材研究一所技术人员研制的“无取向电工钢M50W470”产品,是采用马钢CSP工艺流程,通过完整的CSP-M50W470全工艺生产无取向电工钢全流程系统关键技术、中高牌号电工钢板形和表面质量关键控制技术、中高牌号电工钢退火工艺关键技术等技术创新,开发出的低成本电工钢产品。该产品经过湖北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对50W470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性能要求。

“焊接气瓶用钢HP295和HP345”产品,主要用做做液化石油气钢瓶。马钢技术中心板材研究二所技术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充分了解市场和用户对焊瓶钢HP295和HP345的性能要求及热连轧流程焊瓶钢的生产技术;开展了立项研制工作。他们精心设计成分和工艺方案,通过微合金元素含量控制,采用洁净钢生产技术和热轧工艺技术优化,研制出低成本高等级焊接气瓶用钢HP295和HP345。同时跟踪用户,持续改进和优化。使研制的马钢牌焊瓶钢产品实现批量、稳定生产,综合性能优良。

马钢技术中心板材研究二所技术人员研制的“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主要针对汽车板材料对强度、塑性、韧性、疲劳性能、轻量化、碰撞安全性、焊接性能、成形性能、刚性等主要指标要求,而研制开发的。该产品以无间隙原子钢为基础,通过硅、锰、磷元素固溶强化作用,同时钢中添加硼元素,成功研制出性能优异的M170P1、M210P1、M250P1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实现低屈强比高强度,保证了成型性能。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的生产和应用,有利于汽车在车身上的减重,降低油耗和原材料消耗,降低汽车的制造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行业有示范性作用。

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上述产品,马钢生产设备、检测手段、质量保证体系等均满足批量生产和用户使用要求,分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同产品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专家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关键字:马钢 鉴定 新产品)

(责任编辑: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