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市稳定根基不牢仍有下滑风险

2013-5-10 11:53:27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王英广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当前钢材市场运行环境偏空,国内外经济数据及金银铜铁等大宗原料期货暴跌。钢铁业产量不断创新高,库存下降缓慢,需求复苏劲头不足,钢厂5月份订货价格下调等等,诸多因素不利钢价稳定运行,并且短期内仍有下滑可能。
  从供应层面来看,压力进一步增大。钢协数据显示4月上旬全国日均产量212.39万吨,旬环比增长2.51%,仍然处于212万吨以上。由于钢厂价格与市场价格倒挂,订单不足,钢厂库存大量挤压。截止4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统计库存量1373.34万吨,旬环比增0.2%。而全国钢材社会库存截至本周位于2130万吨以上,其中螺纹钢库存1027.83万吨,较去年同期高196.79万吨。持续四周减少,但仍处历史高位一带;热板库存总量约478.36万吨,继续上升,今年以来,热板卷社会库存持续上升,目前库存较年初增加135.36万吨。钢厂和市场两者加在一起,钢材库存总量超过3500万吨,创历史新高。去库存化是钢厂和贸易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库存高压缓慢而下,钢厂减产迹象却不明显,不足2成钢厂因销售状况不佳主动减产或高炉检常规检修。据最新一周统计数据,全国163家钢厂395座高炉已经检修的钢厂数26家,检修高炉34座(上周35)总容积在24000m³(上周23020);影响日均铁水产量6.69万吨。较上期增加幅度不大。自今年2月份以来,钢厂仍处在高位生产状态当中。当然,迫于订货压力及市场形势,部分钢厂表示5月份开始减少计划排产量,意味着5月份钢产量或开始下降。
  主要钢厂4月份合同量普遍订货不足,冷轧、镀锌、硅钢等品种订货量不足80%,有的钢厂之前合同接的好,为了保直供,将贸易商订货量压缩至原定合同量的一半。但随着订货困难增加,不断要求钢贸商增加订货量。继宝钢武钢之后,即将出台5月份出厂价格政策的其他板材生产企业,或将跟随其脚步,以暗降或其他形式下调5月份出厂价格。其中,有的钢厂拟对3月份热卷鞍钢5月热卷拟追补350元/吨,有的则追补600元/吨,冷轧产品进行保值。显而易见,钢厂为去库存随着后后续订货政策的出台,优惠力度加大。但仍需合理控制产量,减少对市场的供应压力。
  从需求层面来看,需求复苏缓慢,延缓钢材去库存进程。进入3月份,季节因素显现,终端采购有所增加。以螺纹钢为例,上海3月份终端采购量突破11万吨,尽管相对去年下滑15%以上,但环比大幅回升,尤其是清明节前一周环比增幅超过30%。由于一些工程项目属于续建项目,加上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了需求进度。
  具体行业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总产量为539.69万辆,同比增长了12.7%。这也是钢厂汽车板合同饱满的原因。但其它行业表现不一,除家电行业一季度空调、冰洗、彩电产销均有所提升,家电出口有所好转外,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主要产品的销售均出现了下滑。房地产3月单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20.2%。下游行业总体需求弱势回升,但力度不强。适逢当前钢价低迷,期货暴跌,采购力度阶段性进一步减弱。
  综合来看,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制造业深陷衰退。国内缺乏利好政策出台,钢铁业供需矛盾凸显,库存高企,需求释放缓慢,钢价稳定根基不牢。随着钢厂后续价格政策调整,价格倒挂缓解,以及铁路、公路、机场、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设资金逐步落实,钢市仍能走出当前疲弱之势。
  

(关键字:钢市 钢材 市场 产量 钢厂)

(责任编辑: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