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综述:钢价趋涨钢市仍在低谷

2013-11-8 8:51:15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1月份第一周结束,本周钢市最突出特点即周初市场价格明显拉涨,而且区域比较广泛,至周末时分涨势收缩,反弹乏力。尽管涨势持久性不强,但热卷报价普遍得到提升,高的地区提升幅度达到40元以上。线螺市场更为突出,有的地区高线报价上涨达60元左右,上海,天津,北京,乐从,武汉,太原,兰州等地市场报价有上涨。
    本周价格拉涨的主要动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进入11 月份,期钢市场表现不错,连续高开高走,对现货市场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对提振市场信心有直接作用。
    其二,十月中下旬以来,钢市报价持续下跌,价格水平跌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有强烈的反弹要求,因此,期钢市场尚好的表现立即在现货市场表现出来。其三是由于商家较长时间订货量大量减少,市场资源连续下降,导致市场上部分品种规格严重短缺,商家趁机提价,热卷,冷板及中厚板均有此种状况,因此在此次拉涨中板材价格表现不错。关于线螺市场的突出表现业内分析认为,主要还是期螺直接带动或部分品种格短缺,商家提价出货大路品种趁机提价。
    本周钢市比较突出的问题;
    其一,钢价拉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价格拉涨,成交清淡,价格上涨的实际意义不大,对促进市场成交的作用也不大。不少商家处于无量跟涨,加重了局部地区市场上无量拉涨的无效性。多数地区成交未能改善。
    其二,市场需求仍然低迷,此次价格拉涨基本上没有促进需求的释放,下游询价、采购很平淡,实际成交中议价 间仍然很大,即使是有一定时的出货,商家的利润也很少。而对于大部分商家来说在提价后,真正的有效成交很少。
    其三,立冬已到,天气越来越冷,工地需求越来越少,需求减少是绝对的,缺乏需求配合的拉涨行情很难持久,后市仍有回落风险。
   其四宏观形势对钢市仍然是利空的。有几方面的因素,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下旬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09.84万吨,旬环比下降0.4%。其中,重点钢企预估粗钢日均产量170.33万吨,旬环比下降0.49%。减产幅度远 远不能影响当今市场。虽然10月份多项指标预示工业经济继续回暖。10月份汇丰制造业PMI终值为50.9,创7个月新高;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1.4%,创18个月新高,均显示制造业经济继续处于扩张。但从中国制造业PMI的分析指数来看,除生产指数受盈利好转继续上升外,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较上月下降,显示企业采购谨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机床、工程机械(行情专区)销量季节性改善微弱,景气度在9月短暂回升之后再次下滑。
    从第114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为1946.1亿元人民币,环比第113届、同比第112届分别下滑10.9%、3%的状况看,也可以看出整体制造业恢复水平还是比较慢的。出口难度加大,9月份我国向东盟出口钢材133.76万吨,环比下降18.48%,新兴市场经济扩张放缓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加大了我国钢材出口难度。后期钢材出口的难度不会减弱。 市场观望心态比较浓厚,主要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大家都在等待观望新的改革政策的出台。

(关键字:钢市 钢市报价 钢价 粗钢)

(责任编辑: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