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编著完成的《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3》
报告分析了2012年度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情况,以及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现状。统计表明,电力供应能力稳步增强,截至201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和发电量分别达到11.44亿千瓦和4.98万亿千瓦时;电源结构调整有新成效,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增装机增速高于火电,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约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28.5%,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21.5%;节能减排迈出新步伐,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
2012年以来,国家公布并施行了多项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相关的法规文件,出台了十余项专项规划,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并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后的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陆续实施,环境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报告还阐述了霾及细颗粒物(PM2.5)的科学认识,包括概念界定、主要来源及影响、测量手段及监测基准;介绍了我国及一些发达国家霾污染的基本情况与防霾治霾的工作进展;重点分析了燃煤电厂细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及特点,包括直接排放的一次细颗粒物和以气态形式如SO2、NOx、SO3和VOC等排放到大气中后经复杂的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生成的二次细颗粒物;总结了电力行业在大气污染控制包括细颗粒物控制方面开展的大量工作。火电厂具有布局分散、高架排放、集中治理的特点,尽管排放量较大,但对环境产生的相对影响正逐步减轻。鉴于电力燃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电力行业必然在防霾治霾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积累,电力行业已经有效控制了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正大规模开展烟气脱硝,未来电力行业污染控制将从单一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
报告在总结电力行业发展及大气污染控制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一是实施全面部署、综合防治、系统控制、长期作战的战略;二是必须进行法制、机制的重大变革;三是必须建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四是转变以抓“大”为主的污染控制思路;五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充分发挥电力工业在雾霾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电力 节能减排 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