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挥别十连涨 或不存贬值压力

2015-5-20 9:07:25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4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30.44,环比下跌0.9%,结束了此前连续十个月上涨的趋势。3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31.65。

  “尽管短期回调,但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仍然较高。”某亚洲地区银行的交易员表示。

  就长期而言,招商银行总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尽管4月中国外贸数据疲软叠加5月降息,但人民币汇率此后应该就是保持现状,利率和汇率‘双降’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结束“十连涨”

  根据BIS最新数据,4月人民币实际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均出现小幅贬值,结束此前10个月连升走势。其中当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下跌0.92%至130.44,上月为环比涨0.95%;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微跌0.1%至125.94,上月为环比上涨2.01%。

  不过,4月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回调也可能来源于多方因素的合力。

  具体而言,人民币对美元为“软盯住”,因此只要美元出现调整时,人民币的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都可能出现小幅走软。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4月美元指数下跌约3.33%,结束连续九个月的升值走势,4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微跌0.05%,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分别贬值4.43%和1.18%。

  此外,中国4月经济数据走软可能也是因素之一。5月8日公布的4月外贸数据为六年同期最差,进出口呈现出“双降”态势。其中,出口1.08万亿元,同比下降6.2%,降幅较3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进口8739亿元,同比下降16.1%。进口的大幅下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外需求疲软以及内需不足。 

  BIS的有效汇率指数是基于2008-2010年贸易数据权重,并以2010年为基期。在人民币指数的权重中,欧元、美元和日元分列前三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篮子货币包含61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综合反映一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是将双边汇率的通过几何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将双边汇率通过物价调整再采用几何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

  人民币或不存在贬值压力

  一旦人民币出现回调的消息,市场不免担心人民币是否会步入贬值通道。不过,这一担忧在近阶段或许不必。

  5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098,较上个交易日6.1079调低19个基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表示,在当前稳增长的压力下,人民币汇率不宜太强,否则会对出口形成较大压力。尽管美联储加息时机和节奏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历史经验看,加息会对美元汇率走强形成有力支撑,美元进入历史上第三次趋势性升值已成为市场共识。长期看,随着美元强势出现,人民币不应继续保持升值。

  多数研究机构的观点认为,近期周边国际资金流动持续改善、美元指数上涨乏力,人民币贬值压力已缓解,但未来上涨空间也不大。

  澳新银行最新研报表示,在IMF关于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的审议期间(5月至今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将维持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在6.20左右波动。

  刘东亮也对记者表示,人民币此后可能继续保持上下波动态势,贬值压力不大。

(关键字:人民币汇率 汇率指数)

(责任编辑: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