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塑造未来,推动水电建设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5世界水电大会,5月19日在北京雁栖湖畔隆重开幕。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世界水电大会,也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水电盛会。
开幕式由国际水电协会秘书长理查德•泰勒主持。 国际水电协会(IHA)主席肯•亚当斯(Ken Adams)代表主办单位致辞。2015世界水电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中国组委会名誉主席、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为大会发来欢迎辞。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汪恕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基尧分别致辞。中国三峡集团总经理王琳作了题为《三峡工程推动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演讲。
刘琦代表国家能源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水电盛会,也是中国水电与世界水电加深交流、拓展合作的一次重要契机。刘琦说,水电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7万亿千瓦时。水电作为当前技术最成熟、开发最经济、调度最灵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优先选择。目前,全球近1/5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有24个国家90%以上的电力需求由水力发电提供,有55个国家水电比例达到50%以上。水力发电与当代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已经成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国水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水电的总装机已经突破3亿千瓦,约占全球水电总装机的27%;装机容量全球排名前十的水电站中国将有5座;单机容量70万千瓦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超过一半在中国;中国水电形成了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输变电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中国先后与80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推动世界水电发展的重要力量。
刘琦说,进入新世纪,国际社会普遍加大了推动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在各新兴经济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展开了新一轮水电建设热潮。据国际行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水电装机将由目前的10亿千瓦“翻一番”达到20亿千瓦。由于能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仍有2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没有电力的困境下;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但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建设经验等条件,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仍然较低;水电开发还面临生态环境、移民等诸多社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水电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次世界水电大会的召开,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为解决水电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良好机会。
来自中国水电开发建设企业、水利水电科研机构的代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晏志勇,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谢长军,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丁焰章,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建玲,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在开幕式上做会议答问式讨论发言。
开幕式前,国际水电协会召开了顾问理事会会议。
开幕式后的欢迎晚宴上,国际水电协会主席肯•亚当斯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菊根和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颁发了突出贡献奖。
世界水电大会是全球水电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2007年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曾在冰岛、土耳其等国举行,此次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支持单位,国际水电协会(IHA)主办,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协会、中国三峡集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4家单位共同承办。来自世界各国的340余位外国代表及400多位国内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受到各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的热切关注,世界能源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文计划、世界银行、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机构和组织积极参与了大会的议程框架与议题设置等工作。多位国际高层代表出席开幕式,并担任大会、分会、边会的召集人、主持人或演讲嘉宾等角色。
20日至21日,大会将围绕水力发电的现状以及未来几十年面对的挑战进行探讨。大会设有20余个分会及多个边会。全体大会除了设立开幕式中国专题外,还有非洲专题、亚洲主题等交流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国水电学会名誉理事长陆佑楣,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樊启祥、张诚出席了开幕式。
(关键字:水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