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要不要参与竞争,这一争论终于要停歇了。
或许,在百余家竞争者当中,电网更像一枚“炸弹”。如果电网获得竞争性售电资格,其本身是中国全部电量的网上平台掌控者,在竞争性售电中必将独具优势。如果未被列入竞争性售电范围,其多年的售电经验、服务、大数据将产生资源浪费,或许这对老百姓来说多少有点损失。
在此情况下,本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不出意外电网参与竞争售电。而牌照还未颁发,或仍存在一定变数,但此时百余家竞争企业几乎进入了最煎熬的黑暗时空。
随着牌照的颁发,一场万亿蛋糕的争夺游戏也将展开。
售电牌照的争夺
今年3月份,国办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9号文)。该文件下发后,电力领域的利益方们陷入博弈中,因而导致六大配套文件的出台之日不断推延。
也就是说这份改革文件——9号文直接催生了这场电力改革的利益博弈。“广东、江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区的社会资本和能投都在忙着设立售电公司,希望分得电力市场一杯羹。”一位电力业内人士称,这一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全国似有燎原之势。
据业内粗略统计,随着这份文件新诞生的售电公司目前已达100多家。
或许,华能集团是最新的加入者,
“这世上聪明的不止华能集团,大有人在。一个垄断行业被放开,得蛋糕者得天下,谁争到就有肉吃了。”西北一家电力公司人士称,按照业内预估,被放开的增量配售电市场的规模近万亿。
一个万亿的大蛋糕足以搅浑一滩水,或许百余家的利益残酷角逐也并不难理解。
在这场利益角逐中,部分企业在忙着成立售电公司,部分企业则静水流深,在服务配套方面下功夫。
一位大型发电央企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现在五大发电企业并不急于将售电公司成立。因为,成立售电公司很容易,需要突破的是如何进行售电方面的服务配套,这些工作发电企业都还在筹备进行中。
百余家公司,万亿蛋糕,胜出者显然将是这个领域的“富翁”。而谁会胜出,谁会获得牌照?
对于第一批售电牌照究竟花落谁家的疑问,发电企业人士认为,对于售电国家同样会有较高的门槛,售电质量、技术、服务等优势企业会优先成为售电公司,获得牌照。
发电企业人士透露,最终将会是五大发电集团和神华、华润等企业摘冠。
在这场角逐中,电网是不可小觑的竞争者。自从电改以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就跃跃欲试,而业内也开始争论电网是否可以参与竞争售电。因为,两大电网本是售电的垄断者,发电企业将电量竞价上到其的网上后,由其市场销售。如今,为了打破垄断,改革电价,实行众多售电公司参与销售。在此情况下,如果电网设立子公司参与销售,业内担心竞争销售中的垄断将产生。
本报记者获悉,当竞争性售电一词横空出世后,两大电网公司都表现的颇为担忧,曾有一篇文章为电网公司叫苦称,如果不让电网公司售电将会使得两大电网公司50万左右的职工下岗,且让电网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拱手让人……售电市场的蛋糕太大了,当政府部门试图通过电改增强市场化,并将该蛋糕进行重新分配时,包括几大发电巨头、社会投资者和电网公司等等,都试图在新一轮电改中的售电市场领域分得“一杯羹”。
而今,最新业内的消息称,电网可能参与其中。“关于电网企业参不参加售电的争论,现在已经趋于平静,主要是结果已定,我获得的消息是电网企业仍将参与竞争性售电,”上述知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透露。
该人士透露,电网获胜的理由是,如果将一个具有多年售电经验,且掌握着大数据的企业踢出队伍,将起不到行业引导作用。或许这对未来的竞争销售格局多少有点损失。
三大利益格局
据本报记者获悉,近日发改委密集召开了四次电改配套文件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向电网、协会及专家咨询委员会、电力企业以及地方发改委征求意见。六大配套文件主要涉及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体制改革等方面。
而早在
深圳是最早开展输配电改革的试点,主要是将电网企业原有的统购统销两边“吃差价”的盈利模式打破,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用户或者市场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自愿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电网企业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
在试点地区深圳的改革模式中,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后,事实上新的利益格局也在形成。如万亿市场格局,也将产生新的利益体。那么将是谁的争夺游戏?
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售电公司的利益格局大致为三类别。也就是说,争夺万亿蛋糕将是进入这三大类别中的公司的游戏。
(关键字:售电牌照 电网公司 售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