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方式”+“创新驱动”:化解过剩产能 引领钢铁行业走出困境

2015-12-24 9:44:35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通道的设计上,围绕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一是资产清算,二是债务偿还,三是员工安置。对钢铁行业来说,要摆脱困境,退出的粗钢过剩产能的规模是何底线?有专家粗略估计,退出1亿吨效果不明显;如果是2亿吨,则评估其资产值约2万亿元,需偿还债务约0.8~1万亿元,钢厂的下岗职工在40万人~50万人左右。落实到有关地区的钢企,也许要同政府、企业和银行进行协调。总之,这是涉及人、财、物的系统工程,而且保障退出职工的利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难题。例如,对下岗员工可以“劳务输出一批、走向市场一批、发展安置一批、经济救助一批、自主创业一批。”因此,必须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分阶段因地制宜而平稳有序实施。建议国家汇同有关部委成立专门机构,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建议国家对钢铁行业加大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制定财税、金融、土地等激励政策,鼓励钢企在过剩产能退出的同时,加速新旧动力的转换,创新驱动发展。化解产能过剩,除了设立“退出通道”外,还应当打造“前进通道”,就是要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实践,创新是引导中国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依靠创新驱动突破产品同质化禁锢

我国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各个产能过剩的行业,产能过剩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的实质问题是产能同质化严重,化解方式的最佳途径是加快培养接续产业,也就是新的产业,这就是创新发展。美国当年钢铁产能过剩的时候,与之同步发展的有机械和汽车制造业,所以,将钢铁产能过剩的员工大部分转移到新的产业—机械和汽车制造业中去了。新的产业从哪里来?是从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附加值较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中衍生而来。

攻克同质化是产品开发的突破口。以钢结构用钢为例,2015年7月31日在常州召开的“高强度建筑用钢及钢结构应用发展论坛”上,有专家指出,高强度是指屈服强度≥Q406MPa,然而我国建筑钢结构产业现状是:Q235占31%,Q345占60%,Q390占4%,Q420占3%,Q460占2%,简而言之,<406MPa的的低强度钢占95%,可见我国钢结构用钢在低档次产品上同质化多么严重。我国目前开发抗拉强度为690MPa,780MPa级建筑用钢,而日本已经在使用1000MPa级建筑用钢。减量化,轻量化用钢是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我国钢铁行业差距越大,就意味着转型升级的潜力和空间越大。低档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到某些高档产品同质化也同样严重,例如高钢级管线钢,汽车冷轧板等产能在我国各大型钢企都在生产,我国高钢级管线钢的产能达到1000多万吨,致使管线钢价格跌至与普通钢价格相差不大;冷轧汽车板产能1600多万吨,目前,冷轧板价格指数下降至57.14点,价格大幅下降了1147元/吨,造成这一高档产品盈利水平大幅下降,部分企业还亏损。在冷轧汽车板同质化竞争中,宝钢异军突起,开发出QP1180GA超高钢级新品种全球首发,标志着宝钢汽车板再一次站在世界先进汽车高钢级新高地。目前,宝钢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先进高钢级冷轧汽车板的钢铁企业,这是一个产品差异化、个性化的示范例证。不仅如此,从2000年开始,宝钢对汽车用钢轻量化先进成型技术是成套研究,如激光拼焊、液压成型、热冲压成型、辊压成型等系列用户实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带动了整个汽车零件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产品同质化的原因还要从企业自身的内因去审视。概括来说,有下列10种:

第一,钢企类型同质化,即绝大多数钢企属生产型而不是服务型。以结构用钢为例,企业只单纯生产钢材(如棒材、型钢或板管),没有加工、配送能力,满足不了钢结构用户的多品种、多规格、不同尺寸的组装要求。然而,宝钢有钢结构住宅进行工厂化制造的能力,从住宅设计,钢材生产、到工厂化加工、模块化组装到地产现场安装、内部装饰等,直接向用户交钥匙的工程。再例如,造船厂现在要求板带生产企业是按船体设计交付不同规格,不同品种和不同尺寸的钢板,即是要求钢企有加工配送能力。还有,汽车厂要求传动轴焊管厂交付传动轴、联轴器的装配成品,化工企业要求管接头厂交付管接头模块式组装件等。而且,钢企向服务型转变有下列优势:首先,避免钢材同质化恶性竞争,扩大了市场份额,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其次,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生产线)。再次,提高技术水平。例如,钢结构住宅进行工厂化制造,船板加工、配送,都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撑。

第二,企业发展路径同质化。我国绝大多数钢企是规模扩张型而不是质量效益型。走盲目扩张的道路,产品没有特色。

第三,企业重组联合同质化。我国钢企大多是向“做大”而不是向“做强”进行运作,导致产能过剩。

第四,技术装备引进同质化。我国钢企重复引进国外技术装备的情况很严重,导致企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果雷同。

第五,出口方式同质化。现阶段,我国钢企海外市场是以出口钢材为主,即是由国内市场延伸到外贸市场恶性竞争,缺少资本输出,特别是技术输出的能力。

第六,技术开发同质化。目前,只要有一家企业开发出新产品,国内同行企业群起而仿效。

第七,海外并购同质化。前一个阶段,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到海外并购铁矿资源,致使今日由于矿价猛跌而亏损严重。

第八,沿海布局同质化。现在,大型钢企在沿渤海、东海和南海港口布局临海钢厂,其技术生产线的引进以生产高档板带为主,装备结构、产品结构大体相同或相似。

第九,企业员工素质同质化。目前,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的员工以普通技术性和操作简单型为多数。一旦下岗,培训、转岗的难度较大。

第十,融资渠道同质化。钢企主要的融资渠道是以贷款为主,上市公司和合资公司较少,因而负债很重。

结合上述理由,简单归纳分析得出结论:产能过剩的实质是产品同质化,而产品同质化往往是由上述十种的企业管理等原因引起的同质化现象导致的。因而,过剩产能的退出不是以企业停产、减产乃至关闭就算是结束了,而是要找到根源,消除弊端,面向未来。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钢铁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11月9日在上海宣讲五中全会精神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吉喆副主任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国家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微观主体的创新,全国现有市场主体7000多万家,其中,企业有2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3000万家~4000万家,还有几百万家农业合作社。国家要鼓励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将更多资源配置到创新上来。”中国钢铁企业要着力于“三大发动机”和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的建设,尤其是要努力搞好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引领钢铁行业走出困境,实现钢铁强国的宏伟目标。(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作者: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 彭在美)

参考文献

1.包斯文,“十三五”我国铁原料需求将逐步下降,中国冶金报,2015年11月11日,05版

2.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十大变局,报刊文摘,2015年11月16日,第二版

3.李新创,“十三五”钢铁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中国联合钢铁网,2015年7月9日发布

4.刘兴国,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中金在线网,2015年10月31日

5.李佐军,以可控方式释放产能淘汰风险,环球时报,2015年11月25日,15版

6.邵宁,自觉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实践,新民晚报,2015年11月9日,A2版

作者简介

彭在美,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5年12月5日)

(关键字:钢铁 钢铁产能)

(责任编辑:00886)